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郭彦青
[导读] 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在展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很难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要求了,因此,要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优化创新。加强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反思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物理课程参与的主动性,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取得了更加良好的效果,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从而实现对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改革 方法
一、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来保证课上教学效果
        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应该对现阶段学生学习的心态有详细具体的了解,同时还应该对学生最近一段时间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有准确把握,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新课程教学的起点。对于高中物理来说,所涉及到的内容往往具有一定复杂性,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现阶段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是否扎实进行确定,从而使得课堂教育活动的展开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发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有效激发。教师在展开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更加顺利。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高中物理中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方法等相关内容属于重要知识点,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自身的动手实操能力。这都需要教师在展开物理课堂教学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二、应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
        对于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来说,在实际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往往以单向教学为主,很难使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有效活跃。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应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来展开物理课堂教学,从而使得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差异性予以重点关注,由于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层次性较强,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教学方式进行准确选择,要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差异化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使得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

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进行实际演示,可以通过设置对照实验组的方式来进行操作,拿来两块表面相对粗糙的木块,通过用弹簧测力计对其进行拉伸的方式来确定其最小摩擦力以及最大摩擦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对“摩擦力”这一知识点有更加直观的认知。
三、通过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实现教学创新
        教师在展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机制,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灌输式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物理知识的时候,应该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自主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重力加速度”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假设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空气阻力为零,让一个从高处放开一个小石子,那么它是否只收到重力?如果只受到重力,那么它的加速度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已经在之前学习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因此,通过教师的引导之后马上便会联想到重力加速度的计算方式。
        此外,教师在展开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榜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崇拜感之后,便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加积极的表现。因此,教师不仅要谨言慎行,还应该注意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及沟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学生视觉以及听觉等多方面的感知能力进行激发,从而引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也可以使学生的物理学习信心得到培养,从而提升了学生物理综合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一定改变,教师在展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主体位置进行明确,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优化改革。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保证其教学方式与现阶段教育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更加符合,这样一来也使得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进而更好的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晓光.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求知导刊,2020,(1):21-22.
[2]杨向刚,李爱萍.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J].学周刊,2019,(31):8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71.
[3]陆元谋.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00 (004):P.16-16.
[4]马利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8):313. 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7.08.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