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的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更加关注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要素的培养,以保证小学生能够加强学生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基础,本文通过对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应用探究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发动机,如果学生没有了这个“发动机”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永远只是浅薄的,没有深刻理解的。数学是一门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性的学科,具有高度的严谨性,学习数学是非常枯燥无聊的,不像语文那样生动有趣。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很大的难度,慢慢的学生就会失去动力,将数学的学习当做一种负担。所以老师在对小学生教学数学的时候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比方说游戏化教学,本文针对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做出了探究。
1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学的学习向来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它包含了很多的公式概念,需要学生长时间的记忆理解以及运用,但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学习能力不强、理解能力不行使得他们不能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加大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其中两处最大的问题就是:其一,老师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枯燥,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很低;其次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心智不够成熟不能严格的把控自己,导致学生不能长时间的投入学习之中,难以提升学习效果。
2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接受新的知识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学习新的知识时会经常性的因为不能集中注意力到学习中上,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地地解决这些问题。其一,将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带入课堂之中可以快速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数学游戏之中,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在实际中的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游戏化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利用发散性的思维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快速养成。比方说,在小学生做搭积木的游戏时,他们会想到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搭接积木。恰好就是这种不同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中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 通过游戏引入新的知识
数学的严谨性使得学习数学的过程变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消耗殆尽,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再降低。一般来说,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很难将新知识引入课堂,因为小学生能够吸收的知识是有限的,大部分的老师在新的一堂课中都会植入更多的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十分的生硬,学生不愿意去接受。面对这种现象,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引入一些数学小游戏,在上课时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吸收到新的知识,以此实现老师的教学目标。
3.2 小学数学课堂中穿插小游戏
因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能够轻轻松松的接收新的知识。对此,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可以穿插一些小游戏,保证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保证老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3.3 教师合理设置小学数学的游戏目标
游戏的穿插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与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方便教学工作的展开,让学生在参与小游戏之后可以清楚的明白老师表达的想法以及老师要讲授的知识,保证学生在游戏化教学的课堂中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保证游戏化教学的质量。
3.4 教师多为小学生制定互动性强的游戏
游戏作为一项团体活动,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之间的协同能力。所以,老师想让游戏化教学产生巨大的能量,一定要设置一些互动性比较强的游戏。比方说,建立学习小组进行游戏互动,在集体性的游戏下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碰撞,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方法的实施保证了课堂气氛活跃的有效性,使老师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
3.5 明确老师在游戏化教学中的地位
在游戏化教学中,老师的定位比较特殊,与以往的传统的教学老师不太一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标,同事也行影响着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所以老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根据课本的内容设置不同的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第一,老师设置游戏一定要确定游戏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让游戏的融入与课堂的教学达到平衡,不能因小失大。第二,将游戏化教学引入课堂的同时,老师一定要牢牢关注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引,帮助那些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导致学习方向有了偏差的学生回到正轨。最后,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老师一定要做好总结的工作,在游戏中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在结束后进行统一的重点教学,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6 运用游戏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
相对于游戏检测来说,大多数的老师都喜欢通过提问等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成果。但是这些传统的方式也有一些不好之处,它们加快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排斥心理的产生,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运用游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个方法对老师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比方说通过角色扮演等小游戏就能够很清楚的指导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的方法既有活力能够调节课堂氛围,又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说是好处多多。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作用,只有在小学就打好学习的基础,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提高。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逐渐的提升小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逻辑能力。
参考文献:
[1]范鹏.试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09):37.
[2]张珊,曾智.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探究与应用[J].软件导刊,2019(01):81-84.
[3]冉北彦.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9(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