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年级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能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有效提高五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笔者经教学实践发现,只有将学生从枯燥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激发其计算兴趣,帮助他们改正粗心、马虎的计算习惯,以口算训练为突破口,使学生能有效利用运算定律,通过简便计算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才是提高五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
前言:计算能力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目前,大部分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都有待提高,笔者结合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影响五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素养,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学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五年级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小数乘除法和分数加减法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学生在计算这些内容经常容易出错,不是在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过程中将小数点的位置点错,就是在分数计算通分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再不就是在运算过程中将数字抄错,这些错误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而且还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对数学计算产生厌烦情绪。
计算中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是以下几点:首先,计算教学缺少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只有学生对计算产生浓厚兴趣,他们才会主动练习,基础计算能力才能得到加强。但以往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由于计算教学和练习趣味性不足,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严重影响到他们听课状态和计算练习效果。其次,计算时不认真、马虎大意。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部分学生在计算时常常会心不在焉,这就容易导致计算错误,影响计算的准确率和计算能力的提高。最后,计算指导方法有待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分不开,以往部分教师对算理和简便算法的指导不足,没能真正做到算理与算法的紧密结合,这导致学生在计算时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把握不住计算要点,导致计算错误频出。
二、五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激发学生计算兴趣是提高其计算能力的前提[1]。以往数学教师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式,不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枯燥的计算训练只能事得其反,影响学生的计算兴趣,不利于计算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切入点,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点燃他们的计算兴趣,提高其计算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口算或笔算等竞赛游戏来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在计算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进而提升其计算能力。
例如,在计算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兴趣为导向,通过趣味竞赛的方式开展计算训练,出一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答题,那个小组用时最短,准确率最高获胜。这种比速度、比准确率,你追我赶的计算练习方式,既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又能培养其竞争意识和计算兴趣。
(二)通过理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算理就是计算中的道理,只有理清算理、掌握算法,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2]。以往部分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死练、多练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学生,不利于其计算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五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理清算理着手,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知识,提高其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如果教师没能帮助学生理清算理,掌握算法,学生就只能死记更背加以记忆,那么在计算中就难免会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应当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其理清算理,使他们能理解小数乘法正确的计算方法。如,在计算0.15×3.5;0.15×0.35;1.5×3.5通过等比例扩大与缩小来进行计算将更加轻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三)通过简便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方法以及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式需要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在五年级的计算学习中,采用适当的简便计算方法,既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和速度,又能够促进计算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为此,简便算法的掌握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计算7.5×11这道小数乘法题时,学生通常会用列竖式或者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这样的结果虽然也正确,但所用的时间过长,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将11分解为10+1,然后用7.5分别去乘,再结合相加就能得到正确结果。这种方式能大大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也有助于学生的触类旁通和计算能力的提升。
(四)通过良好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养成良好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关键[3]。要想提高五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认真审题习惯是必须养成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计算错误,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认真审题,这种不必要的失误却不容小视。其次,养成规范书写习惯。书写不规范,字迹模糊,计算抄写过程中,抄错数、点错小数点的位置,这此不必要的失误应该尽量杜绝。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认真书写、格式准确、字迹清晰、工整、看清题中数字与符号,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计算的习惯,才能有效提高计算能力。最后,养成计算后检验的好习惯。众所周知,检验是计算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并不是按照之前的思路重新再做一遍,而是要从互逆关系或不同角度进行检验。如,通过估算尾数和查看小数位数等不同的方法进行简便检验,这能够既快速又轻松的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使计算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综上可知,提高五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对于其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计算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清算理,掌握解题技巧,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其数学计算能力和数学素养,为将来的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波.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62-63.
[2]王托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58-159.
[3]李琼琼.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55.
本文是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校级微课题“提高五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研究”(编号:2019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