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课前预习、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作业布置等方面有着自身独自的特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效果较好。
一、音乐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课堂模式分为准备、导入、教学和应用评价几个方面,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程序所选的音乐各不相同。在讲一年级《元、角、分》这节内容时,我先出示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慢羊羊村长发压岁钱的情境加上过年时的音乐,学生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里就进入了学习中。在整个教学中,我没有用更多的语言,借助图像和背景音乐,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总结内容时,可以播放上一些比较轻的音乐,学生会在心情愉悦中记住所学的知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深厚,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二、图文并茂,展现主题应用好。
现代心理学指出:“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多,大脑兴奋与抑制的机能正在发展,因而他们的注意范围比较狭隘,往往注意了这个就忘了那个”。 所以我们在设计课件时关注画面光亮度、大小、呈现的速度、色彩搭配等,还要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一张幻灯片应体现出它应有的教学作用,其中的每一个文字和每一幅图片都应该精心设计。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只看图片而忽略了其中反映的数学价值。我在一年级数学课时,教师出示了很好的情境,里面有小草、小白兔、蓝天、白云等。当这一张图片出来时学生很高兴,这时老师说带领大家去春游,看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情境,用相机照了下来,请同学们看一下。接着问,从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回答很积极,但就是没有回到左边有5只小白兔,右边有8只小白兔这个主题上来,大约花了8分钟老师才引出了这个数学问题。后来,在上另一节课时,他把课件改了一下,在上面加了一句“从这幅美丽的图片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知识吗?”结果只用了2分钟学生就发现了数学信息。因此,每次我在做课件时,先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使课件图文并茂、声形辉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到教材更活泼有趣。
在《认识时间》教学中,我运用教材中很多的情景图,一幅上学的图,在图左边有钟表,上面是具体的时间;还有放学图;星期天,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去玩的时间,回家的时间,吃中午饭,看电视时间等,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习的知识,准确的说出做每件事情的时间,一共制作了5张幻灯片,每张都编辑了突破重、难点的引导文字和相应的总结,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应用中学会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动画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传统教学中,对教材中出现的图形的旋转、平移、轴对称、面积、体积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做很多教具,靠空洞的理论进行讲解,学生理解难,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动画技术,便完全能够模拟出相关的实物形态,化抽象为具体,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重难点,加深学生理解,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时,沿着长方形的长边或宽边旋转形成圆柱体,直角三角形沿着其中一条直角边进行旋转形成圆锥体,这一动态过程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不能解决的,而用现代信息技术课件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太容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了实验的方法,把圆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但是,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四、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在教学《周长》时,先出示图片,再出示小蚂蚁在树叶、黑板四周各走一圈,它走了多远的路呢?学生思考,教师演示,通过这一张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学生理解什么是周长后,再让学生在自带的树叶、书本、小旗、圆钟上用手去摸一摸这些物体的周长,接着提问:“你们有办法量出这些物体的周长吗?”在这里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探究气氛,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机会,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策略,这样学生的探究才有价值,有意义。因此学生就开始动脑筋想办法了,能用尺子直接量的用尺子直接量,不能用尺子直接量的就得另想办法了。这让学生从已学的知识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信息技术引用数学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天津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