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 庞红霞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逐渐对学生自主探究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逐渐对学生自主探究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之一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掌握概念知识是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中,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能力,注重概念方面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数学解题技巧和思路,指导他们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应用
        概念是高中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基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形成理性的认识,”这一点足以证明了数学概念的重要性。本文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经验,对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运用进行了探讨。
         一、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在教学中,忽视概念的产生背景及生成过程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数学概念教学的认识不足。在讲授概念时,引入过程过于简单,对概念产生的背景及生成过程没有进行深入地探究,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处于模糊状态,不能完全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成效。
         1.2过于强调概念的记忆应用,而忽略了对概念的理解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为追求教学进度,不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概念的生成过程,直接给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与记忆,然后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使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该概念。尽管进行一定的概念练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轻概念教学重解题训练的教学理念,是不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
         1.3概念教学模式过于简单,概念同化教学现象严重
        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中,不论教授哪一个数学模块,概念产生的本源是否不同,是否与教授的核心概念相符,都一律采用“一个概念,几项注意”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忽视了概念产生过程中数学文化给学生的感悟,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思想是非常不利的。
        二、在高中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的有效运用
         2.1创建与数学概念想匹配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研究问题或从事活动的主动力。数学作为一门较强理论的学科,对学生而言比较无聊,而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使得学生学习起数学来有些吃力。

因此,数学老师教授数学时,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创造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将数学概念渗入其中,引发孩子的数学思维。例如,老师在进行等比数列一节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们介绍印度国际象棋的发明历程,唤起学生们学习等比数列知识的兴趣;在教学几何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就可以适时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数学概念。
        2.2基于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掌握概念
        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如平行线段与平行向量、平面角与空间角、方程与不等式、映射与函数、对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等,这对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具有很大作用。再如对函数的概念有两种定义:一个是初中给出的定义,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看,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自变量的每一个取值,与唯一确定的函数值对应起来;另一种是高中给出的定义,是从集合、对应的观点出发,其中的对应关系是将原象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与象集合中唯一确定的元素对应起来。
        2.3科学设计练习,有效应用概念
        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自身数学能力,完善学生综合素养。因此,练习的设计必须精准到位,能达到提高学生解题技巧的目的。例如,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例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下列命题的组成,用“∧”表示出来,并判断该命题的真假:①[2]和[4]都是无理数;②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③函数y=sinx是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从例题中引导学生分析命题并辨别对错,并进行及时地总结,以加深所学知识的巩固。
        概念应用指的是通过应用概念去了解同一类型的事物,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这是概念应用与理解同步的过程。正是应用概念教学具有直接有效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师都很注重概念教学策略的应用,往往通过经典的例题来透析概念的本质内涵,一般可以从辩证的角度入手出题,诸如正反两方面、学生易错点、概念难点,这些细节的地方入手,亦可以从概念的关键要领入手解决,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概念是学生发展思维和深入探索课堂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将概念教学与高中数学课堂相结合,为了使概念教学在数学课堂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在不断地练习中加深概念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更加有效的学习概念知识,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孙磊丽.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J].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4,4(4):1-29.
        [2]徐江梅.论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0(27)
[3]金顺香.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3)
[4]彭浪.试析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1):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