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特色化的教学方式。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提高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学习现状,进而采取有效的合作策略来促进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控制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启发其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确保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成了主动的探究状态,优质完成合作任务,不断提高合作能力。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新兴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去。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希望通过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究其根本因素有两个:其一,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在实际叫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特点来制定小组合作学习计划,而是机械的借助一些网络小组合作教学资源照搬于课堂教学中,这样就使得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数学思维也得不到锻炼;其二,合作目的不明确,合作效率不高。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够有效的明确课堂合作目的,导致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目标。具体因素还是因为教师错误的将合作学习模式当成学生天性的释放,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所以,教师如果不能向他们明确提出合作探究的要求,学生很容易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偏离主题,探讨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导致合作学习的目的不能得到实现,合作学习的效率低下。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课本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
“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学习方法的应用都离不开课本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开展高效且个性化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计划,进而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奠定有效基础。帮助学生针对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体现集体的聪明才智。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和平移》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事先计划将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展示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展示一个完成一半的“囍”字剪纸,本来这个字是“囍”,但是由于老师粗心,只剪出“喜”,剩下的一部分让小组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完成。这时小组成员就会一起讨论接下来该如何完成这个剪纸。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知道:“如何剪出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图形呢?注意事项有哪些?”“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什么?”“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等,共同探究相关技巧与方法。小组成员个个集思广益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既能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对数学充满乐趣,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有足够的认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
2.问题引导,创设情境教学
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引导讨论的最直接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才能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灵活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圆柱与圆锥分别有什么特点?2.你能举例生活中见到的圆柱与圆锥吗?3.你能动手做一个圆柱和圆锥吗?关于它们的侧面展开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当学生乍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一时间摸不到头脑,不知道该如何思考,如何去寻找答案。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问题引导,通过图片激发来开发学生潜力区。如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个圆锥和圆柱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展开来发现他们的特点。学生会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而圆锥的侧面则是一个扇形。其次,圆柱的上底和下底分别是一个圆形,而圆锥只有一个圆形面和一个顶点。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学生的合作性,同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强弱都会在合作过程中进一步体现,不过有小组其他学生的帮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互相提升,也是一个不错的表现。所以说,教师放手学生合作,这种类型的教学方式有效且真实,更符合小孩子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因此,值得广泛的推广起来。
3.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习热情
在一些难点和重点的教学知识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使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知识得以突破,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如何推导圆的体积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分析、探索、计算圆面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做出总结;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互相质疑;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总结。如此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切实使学生参与了形成知识的整个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要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实施有效的引导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还要发挥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不断地研究,积极的探索,寻找到更多有效合作的途径,进而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伟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7)63-64.
[2]张红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J].儿童大世界月刊,2017(3)49-50.
[3]许情.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1)28-28.
[4]兰月娥.如何提升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从而推进数学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6(2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