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课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游学宝
[导读] 在新课标和新高考政策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教育理念和技巧技能创新发展的紧迫任务
        摘要:在新课标和新高考政策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教育理念和技巧技能创新发展的紧迫任务。教育工作者需要跳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积极探索微课教学等创新教育方式的应用。本次研究结合实际经验探讨如何利用微课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整合了微课化学课堂的有效经验方法,希望能为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有效策略;
        化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它虽然和学生所接触的生活实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但又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极少关注、极少去探究的一个学科。在这一点上,化学比物理、生物等学科更容易给学生带来陌生感。这也是造成高中化学教学成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微课教学,我们就是要以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效果,让学生有更好的收获。
        一、化学课堂需要微课教学的有力支持
        化学教学中,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特别明显。比如化学实验的操作,这是化学中的重点,但也是化学教学的难点。因为很多化学实验需要用到酒精灯或者加热器具,需要使用易燃材料或者在实验中产生高温高热,出现异味甚至有害气体等等。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直接频繁的进行实验,无疑会增加安全风险;如果不做实验,学生的实验水平又会大打折扣。相比起来,微课教学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学科教育成果。微课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就可以直接利用声光电的方式将实验的过程完整的呈现给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就能掌握整个实验操作流程,充分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细节,了解实验的成果。比如在研究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这方面的实验中,根据课本教材安排,我们需要用盐酸对经过砂纸打磨的铝条进行反应观察,需要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同学们还要对Ba(OH)2·8H2O进行晶体研磨,并与NH4CL晶体放在一起,共同在烧杯中进行搅拌等等。这些具体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所产生的反应,都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来展现。这样即可以避免实验操作本身的安全隐患,又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实验内容,了解课本知识。
        二、围绕主题设定微课视频内容
        微课教学是基于视频课件来进行的创新教学方式。它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有显著区别的,这种区别也要求老师在内容编排、课程组织等方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通常来讲,微课的视频课件时长不会超过15分钟。一方面是学生本身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程有效跟踪视频内容;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要预留足够的课上时间针对视频内容进行讲解、讨论,要进行充分的互动。一般来讲,8-12分钟的时长是最好的。在这样的时间内,我们组织微课内容必须要做到两点,其一是主线清晰,线索明确;其二是主题鲜明,内容集中。要紧密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可以做适当的扩展,但不建议延伸内容太过于复杂。不然很容易干扰学生的思维逻辑,漏掉知识点。


        比如在学到基本营养物质这方面知识的时候,老师希望能围绕人们在日常饮食中经常吃的食物来进行一次营养物质方面的主题教学,我们设定的微课视频主题是《小小家庭营养师》,在微课视频中给同学们展示了常吃的面条、米饭、面包、鸡蛋、牛肉、西红柿、茄子等各类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然后给出了来自于国家卫生部门推荐的适合于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营养补充量表。微课视频中围绕如何去平衡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进行了探究,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以及不同饮食口味喜好的人群提供了不同的膳食样板。这样的微课视频内容明确,主题突出,学生的收获也会更加清晰明了。
        三、布置任务引导自主学习过程
        微课视频教学并不等于在课堂上直接播放视频课件。那是很影响教学成果的。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自主观察学习的活动形式,应该适当的分配任务来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同学们活学活用微课知识点来完成任务,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
        比如在学习“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这方面知识的时候,老师用微课的方式给大家分享了当前国内外围绕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的科研探索及科研成果,包含一些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和文献资料。在微课活动中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请针对农业种植与养殖领域来设计关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方案。这个任务考验的是同学们将微课知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同学们需要结合生活经验来考虑农业种植与养殖的资源应用情况,并结合微课中的观点理念制作合理性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是微课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
        结语:
        微课作为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如今正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照本宣科、板书讲解和做题解题,微课教学因为信息技术的支持而更具可塑性,更显得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用好微课教学,充分服务学科教育,这将为高中化学课堂带来可喜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铭岩,程慧.让化学课堂走进“微时代”——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35+139.
        [2]赵彦辉,韩雪松,刘志峰.赏析2018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课例中的“微力量”——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04):37-39.
        [3]居鸣富.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融合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例[J].化学教学,2019(01):33-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