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杨喜平
[导读] 随着新课改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与深入,要求小学教师要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与深入,要求小学教师要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偏小,在学习数学这类较为抽象的知识的时候能力水平不足,对知识的掌握并不足够完善,因为教师要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运用最新的教学思维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培养,保证学生可以自主独立思考与探索。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足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其可以有效融入课堂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观测与准确掌握,指引学生进行积极探索,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思维灵活性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运用学习迁移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程度。通常情况下,学习迁移分为负迁移与正迁移两个部分,运用科学的迁移教学手段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小学生深入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其思维灵活性。在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程度时,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一题多变,让学生面对一道例题分别提出多种做法。这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小学生在题海中归纳解题规律,成功做到举一反三。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例题,按照习题的深度与类型进行挑选,以此达到针对性训练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比如,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知识点时,为了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两种数学方法进行计算。例如,在习题321×2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用竖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后,再让学生将321分为300+20+1,之后用这三个数分别与2相乘。这两种数学解题方法大同小异,但是可以准确提升学生思维灵活程度,并完美实现学习迁移。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推进功效,提升学生创新水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开展一题多解的手段进行鼓励,长久下来,会有效提升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提升思维能力训练强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强度,有效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在日常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创造性思维进行培训,提高学生融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鼓励,可以提升学生积极性,指引其积极思考数学问题。与此同时,小学生自身年龄较小,接受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数学教师在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数学知识与教材提升其能力,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比如,在学习“秒、分、时”的数学课程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三者之间的转变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在教学之前,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计算习题,175分=( )时( )分。

在习题计算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之前已经学过的一小时=60分钟的知识点,之后再让学生仔细思考175分钟之中有几个小时?这时学生就会有所感悟,开始进行认真的思考,既可以促进小学生对这部分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还可以加强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提高师生互动
        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如果想要对学生思维进行创造性培养,就必须和学生之间进行友好和谐的互动。在如今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数学理念转变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时,教师不仅仅要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应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预习,对课堂要讲的内容进行预习,对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要将没有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理解。小学数学内容较为枯燥,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教学互动无法顺畅进行。为了提升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问答形式进行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其不断进行思考。
        比如,在“分数的认知”课程教学时,数学教师为了提高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找出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分数”、“分母”、“分子”等,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师生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师生互动的增强,不仅仅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有所体现,教师还应当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操作水平,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更加全面,极大程度的培养了小学生创造性思维。
结束语:
        创新才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对创造性思维进行有效培养要从小学生阶段开始做起。数学科目对小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困难,学习难度偏大,因此,如若想要在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锻炼,这就对数学教师有了更严格的需求。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实力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总结各种经验。在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郑霞.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1):76.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11.069.
[2]李玉慧.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广东蚕业,2017,51(12):71-72.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17.12.55.
[3]徐积福.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5):248-248. DOI:10.3969/j.issn.2095-3089(x).2014.15.247.
[4]周小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2):322-322.
[5]黄孔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0):86. DOI:10.3969/j.issn.1004-8502(j).2012.10.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