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大家更关注小学的教育了,尤其现在的K12教育越来越火爆,家长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使其更适合现在小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的提升他们的成绩。本文主要是对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意义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现状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有效性;策略
一、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的课程,具有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在生活中许多问题需要应用数学的思维进行解决,数学的技巧是灵活应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头到尾的预习一遍,还不如老师给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了目标,学习就会容易一点,而且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求知的年纪,思维敏捷,潜力无限,一旦发掘,学习成绩就会飞速猛涨,直线上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问题教学法,利用有效的问题充分地挖掘学生的隐藏潜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有效提问对于教学的意义
有效性提问就是老师在进行一节课的讲述之前,先提出若干问题,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产生复杂的情绪,引导着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到底,有效提问的实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不断地思考,使学生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高级阶段,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基本的途径。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在认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巧妙的提问。
课堂的有效提问是课堂顺利开展的基础,它给老师和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把老师和学生连接起来,彼此会更加了解。老师通过学生回答的情况反映出自己的教学成果,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的问题,来提升自己,也可以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方式会更快速的反映出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成果。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老师有效的提问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与计划中出现了一点偏差。具体问题如下归纳:第一,小学数学是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在课堂提问如果问题的难易程度上把握的不好,就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长久的发展。
比如有时候教师会问到“是不是,对不对”等不经思考的问题就能回答的问题,当然也存在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反应不过来,自尊心还会受到打击。第二,小学数学课堂的时间有限,需要老师精准的把握问题数量,问题的质量上也要考虑周到。时间紧任务重的话,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学生们在快速的浅层的学习,并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全面。第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在有效性上有待于提升。
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一)问题的难易程度
小学数学最主要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上一定要慎重,难易程度要恰当,既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也不能让学生产生放松得情绪。例如,学习“长方体”一节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我们学过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笼统性的问题,不能是“我们有没有学过立体图形呢”等这样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二)数量与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问题的数量与质量也需要注意。一方面,提出的问题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节课四十分钟,为了让学生全程跟着老师的进度,不分心不走神,所以一般情況下,问题的数量就控制在4-6个。根据上课的表现,在适当的时候抛出问题,会使课上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一节课的时间,数量得到控制,质量也得控制。质量和数量得结合着来,遇到特别难的问题,在数量上可以相对减少一两个,当一整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的话,可以适当的多点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才是老师的目标。
(三)问题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关键在于问题的有效性。精心设计的问题,要注重思考、启发。应该把问题的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上,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得到启发,让学生之后学会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探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认识到思维的过程和答案一样重要。
总结:课堂提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一门艺术,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设置,高效高质量的提问,会使学生积极参与,时刻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本文主要是针对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数学提问有效性的策略进行分析,对如何有效提问进行探讨,使老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完美的发挥出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和老师在提问环节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黄金宗西部素质教育.2017(23).
[2]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的策略研究[J]. 孙孝平.基础教育研究.2017(19).
[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提问策略例谈[J].喻学荣.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