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学案展开教学,能够有效的确保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在课堂当中的主导性,因此导学案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去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导学案的使用进行阐述,并且针对导学案的特点进行解释,希望能够对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了很多教师需要面临的问题,而现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培养目标,因此必须寻找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来取代旧的教学方法。导学案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他能够在确保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的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获取教师的帮助,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
二、导学案的概述和特点
1.导学案的概述
导学案就是教师结合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去联系教学大纲中需要学生完成的学习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去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教学方案下,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从而能够让学生形成对于学习的新知识的整体框架,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从而帮助教师去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2.导学案的特点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导学案的特点进行了如下的总结:首先,导学案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它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强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完成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有切入点,不至于让学生没有思考的方向。其次,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其中的导学内容是非常基础性的,只需要学生对高中物理的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就能够完成导学案的学习,这种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掌握高中物理知识。最后,导学案是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一般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去引出将要教学的新内容,然后让学生去根据课本完成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最后才会有拔高的思考题目让学生完成,这样的学习过程是非常科学的,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物理的学习。
三、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教师要能够正确的设计导学案
导学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要能够去正确的设计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原则有两个,首先是要遵循课时化原则,也就是说每一个导学案都要以课时为单位,每个课时之间都会有联系和延续,要能够让学生使用旧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要能够帮助学生去构建良好的高中物理知识框架。其次,导学案的使用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应当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中去完成高中物理的学习,教师使用这层层递进的关系能够逐步的引导学生去更加深入的思考高中物理知识,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形成。
2.导学案在课前预习当中的使用
很多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将高中物理课本进行了阅读,并没有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而导学案能够很好的去解决这一问题。在以预习为目的的导学案中,教师会设计一些简单的预习任务,并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指导,同时导学案能够控制学生的预习时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预习。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课时,在导学案中笔者给学生设计了几个预习任务,分别是了解摩擦力、探究摩擦力的测定方法、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关于摩擦力的实验,在这些预习任务中学生学习的难度是由简单到难的,能够有效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思考,这给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导学案在课堂当中的应用
导学案在课堂当中的应用是能够帮助教师去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的,导学案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一些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更好的完成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时候,教师所使用的导学案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导学案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摩擦力的基础知识,这部分能够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快速的完成,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部分是对摩擦力的探究,包括了摩擦力存在的方式、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些都是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完成的;第三部分是在课堂的最后所使用的,也就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一部分能够引导学生去检查课堂上的漏洞,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对摩擦力做进一步的延伸。在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能处于非常高效率的学习状态,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使用导学案展开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一定要能够对导学案有正确的认识,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以便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沈江天,徐冬云,吴新兵.优化高中物理实验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J].物理教师.2000(06)
[2]邹兴华.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研究的实践与思考[J].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常州子课题组,物理教师.1995(03)
[3]刘伟.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