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立岩
[导读] 高中学生正处于认知转型期,思想蜕变期,意识发展期
        摘要:高中学生正处于认知转型期,思想蜕变期,意识发展期,将德育教育渗透至高中英语教学之中,既有利于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又有助于思想和文化的交融,意识与道德的塑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素质、拓宽认知视野的同时,获得思想的涤荡、人格的洗礼、品格的升华,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的进取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格修养,全面实现自己,更好发展自己。同时,在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的德育素材、资源、内容也比较丰富,其在很大程度上为德育渗透给予了铺垫。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时,应该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以促使学生在不断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对自己思想意识的培育,道德品质的塑造,价值观念的蜕变。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全新《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强调:高中英语教学旨在遵循语言规律,并将思想教育融合至语言教学之中。基于此,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除了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巩固之外,更应该注重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并将教材之中对应的辅助性德育素材予以切实开发与应用,在切实凸显高中英语知识性、思想性、时代感、实践性功能的基础上,让诸如名人传记、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行为规范、人际关系、权利义务、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领域的德育元素进入高中学生认知领域,对学生思想、道德、意识、观念等进行培育与塑造,使学生在德育洗礼中获得提升和发展。
        一、充分创设有效德育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以生动、具体、鲜活的教学情境为辅助,让学生积极融入其中,于内心深处充分感知、深刻体味德育的内涵和价值,进而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感染、道德品质上得到洗礼、价值观念上得到洗礼。让学生的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迫切的欲望参与至教学指导之中,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其正确价值观念。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凸显学生在德育渗透中的自主地位,尽量动员学生结合学习需要,切实调动自身身心各方面潜能,在多元性德育情境的感染和影响下更好实现自己、充分锤炼品格。其次,以教学为载体,尽量将不同德育情境与学生认知现状紧密关联起来,使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德育教学氛围内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自身修养。最后,以发展为驱动,将学生身边鲜活的德育素材、资源等切实融入德育情境内,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和变化,适时调控德育方向和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获得德育涤荡。
        例如,在创设德育情境时,教师可以以日常行为规范、基本礼貌用语等为辅助,让学生在相互交际、彼此相处时使用“It doesn’t matter,it’s nothing”“Thank you very much.”等相互致谢示意。同时,在课堂交流互动中,面对同学的积极表现、正确理解,使用“you are so smart,you are a good man.”等用语给予肯定和赞赏。另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设置一些交际话题,让学生以“whats friendship to you”为话题来阐述自己对“友谊”的认识,使学生在诸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prosperity makes friends,friend like the sun in cold winter.”等谈论辨析中增强其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二、切实整合教材德育资源,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知识内容比较丰富,而且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在德育渗透时,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教材知识、内容的整合,使蕴含于教材之中的德育资源得到切实开发和利用,为提升德育效能、促进德育实施而给予坚实保证。一是加强对德育类单词、语法、句型的整合,并结合不同德育主题,在教学中即时呈现,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会话、交流、互动,将英语知识的德育功能切实放大。二是加强对德育类篇章、课文、读物的呈现,并将其与教材知识有机衔接起来,让学生在阅读、听力、写作中反馈自己对不同德育话题的感知、收获、体味,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切实感染和充分洗礼。
        三、充分发挥媒介德育功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诸多辅助性媒介工具也被切实融入至高中英语教学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媒介工具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更为鲜活、生动、形象、直观的德育视频、音频、图画等元素的感染下,将抽象的德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丰富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陶冶中不断拓宽其学习视野,提升其对于德育作用、价值、意义的内化,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带有英文字幕的国外教育性电影、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洗礼,触发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国外节日和国内节日的对比为切入点,利用PPT展示不同地域风俗习惯的差异,并在提问中使学生形成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意识。可以让学生在回答“What kind of American TV series do you like best?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reign festival?”等问题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将德育教育渗透至高中英语教学,既符合高中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也契合新时代的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应该以学生现实状况与认知实际为基础,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德育素材的开发、教学方式的优化,以促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德育内涵、切实明确德育导向、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的过程中全面促进自身发展,充分学习英语知识,有效实现道德锤炼,在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的互促并进中实现切实释放自我,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1]陈婷.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资讯,2018,16(09):163-165.
        [2]杨道勇.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104-105.
        [3]吕兴明.高中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5(24):38.
        [4]高吉鹏.浅析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