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开展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 陶腾飞
[导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弥补小学生的人格缺陷,提升其道德素养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弥补小学生的人格缺陷,提升其道德素养。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启发学生,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生完自我、挑战自我,只有这样德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才有更高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视角 开展
前言:人的发展关键阶段便是小学,这个时期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人格初步形成。时代的快速发展,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许多不利的条件,会给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带来一定程度影响。这些情况会造成小学生孤僻、注意力分散、自卑以及脾气暴躁等问题。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严重滑坡,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在目前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课堂中仍旧有很多地方与德育教学的结合不充足。文本便分析了其结合不充足的问题,期望有关人员可以尽自己最大程度找到体育教学合适手段。
1.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的关键内容便是思想道德教育,由于小学生年龄的限制,其思想品德与心智并没有发育成熟,在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的重要阶段。对于教师而言,小学生目前存在着一些不良品质以及不当行为,是目前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同时在社会中也引起了深刻的反思与探讨。虽然这些问题已经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但却并没有方法妥善解决。因此,在小学各种科目教学中开展德育便极其重要,体育同样也是。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科目优势,对学科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在德育视角下开展教学工作,传递道德标准与正能量,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同时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小学生积极进取、成熟机智、遵守纪律以及服从组织等良好品质。为社会提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2.在德育视觉下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体育与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两大主要部分,二者协调发展、相辅相成。但在目前小学教学体系中,体育科目通常都是技能型设定,例如球类运动或者田径运动。这些体育项目的存在就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并没有德育教育作用。很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体育科目具备强身健体的功效,但并没有完全传递出体育精神。并且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看重学生竞技能力水平,并不关注德育方便的传承。甚至认为德育教育有学生班主任进行引导,在体育课堂中无需运用。因此,有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对体育竞技永不言败的精神有充分的了解,在体育课程进行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困难而放弃。还有小部分学生仅仅只关注体育成绩,在体育项目中并不能好好的进行合作,协作意识不足,对学生形成良好品质有严重阻碍。
3.德育无法与小学体育科目有效结合的原因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无法与德育有效融合的关键原因就是教师以及校内领导对其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只认为体育教学仅仅只是给学生讲授体育技巧,德育与体育的关系不大,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应是班主任与思品教师的职责,对体育精神以及教育意义进行忽视,导致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德育教育严重缺失。同时,很多学校仅仅注重知识的讲授,对德育教育难免有所缺失,并处于对学生负责以及安全的考虑,对体育项目无法持有赞同态度。
4.在德育视觉下开展小学体育的教学策略
4.1合理使用动漫影像
        对小学生而言,德育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素质,还可以健全学生人格,对人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

体育教育是小学学习科目的一部分,小学生自身年龄偏小,在课堂中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可以在课堂中选用有趣的动漫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
        比如在课堂中可以播放“福娃奥运漫游记”,学生在观赏的同时,体育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体育运动在我国的艰难发展历程与各个运动员努力的故事,带领小学生多加观赏升国旗场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充分实现爱国教育。在观赏体育竞技活动的时候,运动员可以向学生传递一种拼搏精神,这时教师在教学中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使用动漫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会勇敢拼搏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建设做正确人生观。
4.2提升体育教师素质
        在德育的视觉下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的存在至关重要,教师的日常表现会对孩子直接造成影响与引导。因此,必须大力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对自身具备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运用自身的良好品德影响学生,指引学生运用正确的态度面对体育竞技,对任何事物都要有自己的判断。比如在体育课学生竞技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部分违规情况,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做好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竞技理念,勇敢正视失败,吸取经验。
4.3利用课堂规则开展德育理念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体育教学课堂中设立规则,可以规范课堂秩序,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概念。
        例如,学生在每次课前要向教师问候“老师好”,并鞠躬表示感谢,从而可以营造尊师重教的学习氛围。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使用报数的手段对学生人数进行清点,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理念,同时可以对体育队列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整体合作精神。与此同时,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每一名学生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小学生努力提升自身体育竞技能力水平,持有平常心面对体育竞技,增强抗压能力。只有在德育视角下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才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结束语:
        随着时代发展,小学体育逐渐被人们重新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从德育理念,从德育视觉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合理使用动漫影像,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课堂学习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促进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引导小学生保持正确的体育竞技精神,建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李日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9):18.
[2]王志伟.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体育科学进展,2019,7(02):53-57. DOI:10.12677/APS.2019.72006.
[3]施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J].科学咨询,2020,(24):248-249.
[4]林珠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落实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49):108-109.
[5]阮小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