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玮
[导读] 在新时期,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关注
        摘要:在新时期,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关注。小学音乐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及其审美素养,陶冶小学生的音乐情操。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其培养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1 设置合理的教学游戏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性格顽劣好动,音乐老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将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导入到音乐课堂中来。为了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音乐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快乐的打字员”的游戏,音乐老师含蓄地表达出打字员的打字速度,小学生则要根据打字员的打字速度敲打出匹配的音乐节奏,例如当老师说“打字员正在飞速地敲打键盘”时,小学生就要在桌面上敲打出十六音符或者三十二音符的快节奏;当老师说“打字员工作时间太久了,已经没有力气打字了”时,小学生就要在桌面上敲打出二分音符或者全音符的节奏。通过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教学游戏,小学生不仅可以感知到节奏的内涵,而且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得快乐的教学目标,从而有利于激发出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性格活泼好动、天真烂漫,而小学音乐教材中大多是富有童趣的创作歌曲,音乐老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教学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创设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时间像小马车》一课时,音乐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小学生展示一张带有小马车的动画,并且询问小学生:“漂亮吗?想坐小马车吗?正好今天“时光老人”会邀请我们班的小学生要参加“时光老人音乐会”,大家坐上这个小马车一起出发吧。”,音乐老师通过创设一个富有童话气息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随后音乐老师可以播放《时间像小马车》这首音乐,让小学生闭上眼睛,沉浸在这首音乐的旋律中,并且鼓励小学生大胆想象“时光老人音乐会”的场景,音乐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音乐会的画面呈现给小学生,仿佛让小学生身临其境,真正地来到了“时光老人音乐会”的现场。这样富有童趣且梦幻的教学情境既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也符合音乐的艺术形象,从而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感知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3 引入优秀的音乐作品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音乐人或者歌手大都因为被优秀的音乐作品所触动,从而踏上了音乐道路,所以优秀的音乐作品对于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的作用也是无可估量的。除此之外,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欲望与能力,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出小学生的表演欲望。笔者认为,音乐教材中音乐作品是远远不够的,音乐老师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或者音乐软件为小学生搜集优秀的音乐作品,除了让小学生直接聆听音乐原声以外,音乐老师还可以亲自示范给小学生演唱,小学生根据老师的演唱方式进行模仿,通过这样丰富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提高音乐老师在小学生心中的魅力值,有利于音乐老师的威信在小学生心中的树立,小学生从而会对音乐老师产生崇拜感,并且向音乐老师学习和借鉴,而且可以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打开了音乐世界的大门,感知到音乐世界的无穷魅力,也扩大了小学生的音乐视野。
        4 导入多样化的教学道具
        上文已经提到,小学生年龄较小,而且对未知世界、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因此,音乐老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征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可以增强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小雨沙沙》这首歌时,因为这首歌曲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歌词讲述了种子被小雨滋润过后发芽的故事情景,音乐老师可以将小雨和种子的头饰带入到音乐课堂中来,分别让小学生扮演小雨和种子来分角色演唱这首歌,从而让小学生体会到歌词表达的欢快的意境。除此之外,音乐老师还可以利用水杯、铅笔等可以敲打出声音的物体,让小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进行敲打,从而让小学生感知到这首歌曲的节奏与旋律。通过导入多样化的教学道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记忆歌词、理解歌词,也可以让小学生训练小学生的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而且丰富的教学形式也为教学课堂增加了趣味性,从而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利于启发小学生的音乐思维,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想象。
        5 情境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音乐是一个神奇的领域,能够带给人无尽的想象力,能够将人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去领略音乐的音韵美,音律美和韵味美。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美,教师的作用便是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呢,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单一的口述和范唱教学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生动新颖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实施音乐教学,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首先带大家欣赏这首歌曲,熟悉的旋律中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因为这是每周一升国旗的音乐,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讲台下众说纷纭。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大家虽然熟悉这首歌,但是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却不一定了解,下面老师就讲述一下歌曲的创作背景,这首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当时中国四面楚歌,田汉和聂耳为激励中华儿女奋起抵抗,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战歌,而后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通过背景介绍学生感同身受,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在教师的带领下雄壮激昂的演唱歌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将歌曲的气势和爱国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可见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使小学生更加乐于接受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6 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走入学校的各个角落,小学音乐的教学也不例外,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丰富课堂内容。对此教师要合理的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生动趣味的音乐教学。例如在学习《小红帽》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小红帽的动画视频,让孩子们了解故事的始末,沉浸于美丽的童话世界,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辨识美丑,然后在进行歌曲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上演一场生动趣味的音乐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行情节的改变,并且融入自己的情感,使音乐课变成一个快乐的乐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组织音乐比赛,提高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心态,定期组织歌唱比赛,比赛形式可以很宽泛,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合唱。比如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设计二声部轮唱,增加合唱技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根据学生的表演状况择出优胜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老师在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应该综合考虑小学生的年龄以及性格特征,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任务都应该满足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与感知需求。音乐老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引入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及导入多样化的教学环境等方式来增加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与丰富性,并且扩展小学生的音乐视野,为小学生打开音乐的大门,让小学生感知到音乐的内在魅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赵成楠.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2).
[2]胡晓萍. 探究小学音乐课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 北方音乐, 2018, 38(24):194+198.
[3]杨雪华. 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初探[J]. 软件:电子版, 2018, 000(008):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