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遵循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初中体育教学还应该融合健康教育的观点,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确保最佳的教育效果。之所如此重视健康教育,其原因不仅仅只是使学生有着更强健的体魄,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和习惯,有效地改正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不健康行为,培养健康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健康教育;实践策略
把初中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的观点相结合,学生在体育课上收获的不只是强健的身体,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培养了一种健康的意识——要正确的进行体育运动。因此,全文将从初中体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出发,来探讨它的实际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初中体育健康教学的其中一个关键目标。学生如果树立了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体育课上他们会更加主动的去进行运动,而不是被动的听从老师的安排,这样会使得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的更加轻松和简单。在这方面,我们一开始要做的是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如果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热爱,他们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运动,从而为提高自己的身体素养奠定基础。然后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思想角度出发,只有学生打心底里地认识到进行体育运动的必要性,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去进行运动,进而逐步地培养终身运动的意识,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当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学生会逐渐地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帮助。
二、创新融合内容
以前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以竞技项目为核心体系,但是自从新课改以来,受新课改理念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外界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基础的体育技能等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体系。以上体育教学内容的改变使体育教学领域被扩大,从而为整合健康教学理念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发展体育和增强学生体质”的新教育理念,然后从“运动技术教育”、“精神教育”、“营养教育”、“性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几个教育领域入手,更新原来的体育课程内容,这不仅能够使初中体育和健康教学完美结合,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效果有一个基本的保障。除此之外,教育领域的差别,使得各自的教育目的也有所区别。“运动技术教育”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德行;“精神教育”是让学生形成乐观、豁达的态度;“营养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培养卫生习惯及科学饮食,这也是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不可缺少的一步。“性教育”是指性知识的教育。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向他们提供一定的两性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学生正确性观点的形成。“劳动教育”是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劳动,通过参与非营利工作,身体素质加强的同时,学生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理念。因此,教育的各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将来会大大改善学生的工作和生活。
三、注重学生身体素质锻炼
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最需要做的是正确规划体育运动的时间安排,而不是不停歇地去运动。自然,当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教师应在旁给予督促和指点,确保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因此,老师必须尽可能地利用好学生的课外时间,确保课余体育活动多多进行,并且要保证活动丰富多样,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逐步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观念。
四、创新融合路径
(一)要注意强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的融合
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室,初中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二者的结合也应着眼于课堂。为了使健康教育和初中体育更加完美的融合,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竞赛、心理辅导等这些课外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能学习到许多健康方面的知识,进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优良习惯。
(二)要注意强化内容选择性和课标规定性的融合
在新课改理念下,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等均作出了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教学中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具体内容并没有详细规定,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选择各种方式和各种教授的内容。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特点和优势来为他们选定最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使教学个体化、多样化,从而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更加健康,均衡发展。这样才能够切实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实现素质教育,为了学生的健康而竭尽全力。
(三)改变评价方式
对学生评价的方式要有所改变,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仅仅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优劣。但是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如果在评价学生时,都采用相同的一套评价体系,那么就会导致评价的不到位和不公平。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应该只是以分数来评判,而是要综合学生的各个方面,比如学生的上课听讲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等。这样的话,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就不会有失偏颇,保证了评价的公正、公平,而且还可以全面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知道他们各自的特长和爱好,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些评价的结果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指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如今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不完善的地方,而且初中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融合也还不够融洽,但是,我们有理由充分相信,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能够一直贯彻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上多花心思,保持新意,就会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热情,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身体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培养了终身体育运动的优良观念。
参考文献
[1]赵曙.初中体育与健康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627(03):77-78.
[2]乐碧云.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美丽——“适性教育”办学理念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1):86-89.
[3]左前龙.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的思路分析[J].明日,2019(3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