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于收集到作文中的错误类型进行分类,重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和句法错误是主要错误类型,母语干扰造成的错误相对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符合初中英语教学实际的对策。
关键词: 英语写作 错误分析 英语教学 对策
一、研究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对“写”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写作是最能反映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纠错方法和教学策略,学生的作文中错误很多,在教师逐篇逐句逐词的修改后,学生也反复修改,然而,相同的错误在之后的写作中频繁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对错误的研究,找出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也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哪方面更薄弱,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方面提高。
二、理论依据?
(一)错误的定义
在语言学习领域,“错误”通常指那些不同于“正确形式”的语言形式。corder指出错误是由于学习者尚未掌握所学语言的知识体系而产生的对语言规则的偏离,还可能没有完全掌握和内化语言规则,从而导致其产生语言偏离目标语的标准。
(二)对比分析理论
对比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harles fries和Robert Lado。Lado的主要理论观点为:(1)我们可以把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2)根据对比分析发现彼此的差异,我们可以预测引起困难的语言项目和学习者可能犯的错误;(3)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来决定外语课程和教材中要对哪些项目应进行特殊处理;(4)对这些特殊项目,我们可利用强化手段来克服母语干扰。
(三)错误分析理论
Corder认为“出错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Corder,1971)。错误分析理论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学习者出现的错误,这对现代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通过分析,我们能了解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学习者进一步深入学习。
(四)中介语理论
Selinker指出: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是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他产生于学习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做的努力,它既不是外语学习者母语的直接解释,也不完全像目标语。
三、初中英语写作中的错误类型分析
(一)主要错误类型
笔者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学校初三年级学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和第一次模拟考试的206篇命题作文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统计共发现错误1196处,然后对这些错误进行归类,主要有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和句法错误,其各自在总体错误中所占的比例见下图:
图1
由图1可见,词汇错误和语法错误是初三英语写作错误中的主要错误类型。
1. 单词错误
单词错误主要是拼写问题,主要错误类型有漏写字母;字母颠倒;错拼单词等等。例如:opinion拼成了opinin; tired 拼成了tried;put 拼成了putted。这些错误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在记单词方面的欠缺,他们没有良好的词汇学习和记忆方法,没有寻找有效的方法记忆特殊单词,平日语言输入时对词汇的关注也不够,使得词汇的拼写错误数量很高。
2. 语法错误
1)时态错误
这些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较多的是时态方面的错误。大多数同学在遇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时总是忘了给动词变形,有的作文中前面单三没错,但写着写着后面的就不变了。对于时态,学生们缺乏整体的分析,经常前面和后面的时态不合逻辑,可以说是想到哪写到哪,没有很好的规划。
例如:将“He likes reading”写成“He like reading.”将“he was late yesterday.”写成“he is late yesterday.” 这些错误与我们的母语学习有一定的关系。动词的时态变化是英语区别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没有单三和时态的变化,因此,学生们大多受到了母语的影响,对时态不敏感。
2)词性误用
在写作中,有很多形容词、副词混用,名词动词混用的情况。例如:“I study hard.”被写成了“I study hardly.”“I want to have a good life.”被写成了“I want to have a well life.”许多英语表达上的词性误用的情况是由于学生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想当然”的“字对字”直译而成的,根本不考虑这里需要什么词。
3. 句法错误
学生在写英语句子时容易漏写或多写动词;主谓不一致;排错各种成分的顺序;增加或缺少连接词。例如:将“I want to buy a dress.”写成“I am want to buy a dress.”; 将“Mr Green does his best to help me .”写成“Mr Green do his best to help me.”; 将“Although he is sick, he goes on working.”写成“Although he is sick, but he goes on working.”这些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有关系。汉语是注重意合的语言,汉语不需要词汇、语法的衔接,主要靠语境、词序变化表达意思,注重前后语篇在语义上的连贯性。但英语则重形合,这样的语言则注重时态和词形的变化,注重逻辑语言的使用,如用连接词来说明句子内部、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错误的形成有母语对学生学习目标语的影响,当然也有学生对目标语输入不够、分析不够、练习不够,没有形成用目标语思维进行写作的原因。
四、对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知识迁移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教学中注重英汉对比
我们要正确认知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积极的运用正迁移、减少负迁移。在教学中要使用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语言的理解,这样能帮助学生减少在英语写作中犯错误。同时,为了减少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英语教师应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尽量减少学生从汉语出发,采用翻译手段,从而减少了中介语的出现。
(二) 强化单词、短语和句型的记忆与应用
1.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记忆
初中生的总结能力不强,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如果能把学过的单词、短语和句型按一定的规律总结在一起,让学生对单词、短语和句型有个固定、清晰的概念,学生能更轻松、有效地掌握词汇。例如: 对比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语音拼读法、特殊记忆法等有利于记忆的方法。
2. 重视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
单词和短语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用语言交际必须要掌握的语言知识。我们在教学中主要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三种语言技能,而对学生写的技能训练不够,以致他们能听懂、读懂,但书写中错误百出。笔者认为要解决这种问题,教师要经常使用完成句子、造句、作文等练习,让学生多使用所学单词、短语和句型。
(三)教学中注重合理的纠错方法
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讲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积极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进行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判多个环节的评价和学生自己的多次修改,使学生关注自己的错误并有意避免发生错误。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肯定,哪怕是口头的表扬或是班级展出,都会给学生很大的信心和动力。对于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的普遍错误,教师要重点讲解、多做训练,使学生们逐渐形成目标语写作思维。
五、参考文献
[1]Corder,s.p.1987. Error Analysis [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Robert Lado: 1957. 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
[3]Selinker, 1972. Inter Langua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vol.10,no.3
[4]戴炜栋、束定芳,1994. 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的若干问题 [j].《外国语》(2):33-36?
[5]杨连瑞,1996,(6),试论中介语理论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