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创新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勇
[导读]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实施教学可以对初中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教学
        摘要: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实施教学可以对初中生的音乐素养进行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素养也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但是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就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适当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这样才能实现对初中生高效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为音乐方面人才的形成和进一步培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音乐 创新
一、以生为本创建教学目标
        学生之间的音乐基础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实施教学,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给学生设置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初中音乐的课堂上有所收获,能够让学生实现自我的突破,将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不断提升。所以音乐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对于学生的音乐基础情况应该是首先要了解的内容,这样才能详细的知道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制定最能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更科学化,实现教师的高质量教学。例如,教师在《奥林匹克风》的教学中,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后,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为学生必须掌握《奥林匹克风》、《我的太阳》等歌曲的演唱,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难度,减少学生需要掌握的歌曲数目,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基础差的学生既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有所收获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也可以收获到更多力所能及的音乐知识。这样以学生为本实施教学,既可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也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教学方式
        学生对于音乐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同时学生的喜好以及感兴趣的东西也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因为只有了解这些教师才能选择出对学生最有利的教学方式,教师才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而且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也能够符合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音乐故事、音乐情景剧等等新颖的形式融入到课堂上,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初中音乐课堂的新意,体会到初中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也能够更好的配合教师的教学。例如,教师在《梨园漫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简单的京剧情节,让不同的学生学唱表演,让学生自己在舞台上,在表演中感受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的讲解好很多。学生在学唱表演中也能够感受到京剧中蕴含的情感,同时也可以通过亲身体会深层次理解分析教材中的内容,教师不仅创新了教学形式,还能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满足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


三、以生活为基础实施教学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们也慢慢了解到对学生实施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要学习的内容,音乐学科更是如此,因为艺术就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内容,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实施教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音乐艺术,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学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进行观念的升华,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例如,教师《花季如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听《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等等歌曲,并且让学生想一想这些音乐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适合在哪些场合播放。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运动会上、颁奖典礼上等等场合会播放的音乐,选择这些学生熟悉的音乐让学生倾听,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在什么场合听过。教师这样将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有利于教会学生将音乐艺术应用到生活中,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四、将音乐相关内容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中
        任何一个音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相关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这些内容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中所富含的意义。而且结合音乐的相关文化实施教学,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够得到扩充,有利于学生音乐赏析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母亲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收集黄河、长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母亲河,了解她为人们的贡献,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学习演唱母亲河这首歌时,才能够将歌曲中的节拍和韵律体现出来,才能演唱出具有表现力的歌声。只有了解了相应的文化内容,才能让学生了解这首歌创作的意义,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就可以更好的演唱和赏析歌曲,教师也能够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总结:
        在教学不断发展和改革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慢慢的音乐学科的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出满足学生需要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博.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分析[J].学周刊,2019,(29):8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077.
[2]张晨.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神州,2019,(10):97. DOI:10.3969/j.issn.1009-5071(s).2019.10.086.
[3]吴袁静.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18,20(16):179. DOI:10.3969/j.issn.1673-4866.2018.16.151.
[4]杨世琴.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分析[J].考试周刊,2017,(31):133.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31.133.
[5]李文.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南北桥,2020,(6):201.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