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佟海岩
[导读] 在新课改的快速推进下,初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摘要:在新课改的快速推进下,初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再是教授学生“死知识”,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自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现阶段初中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困惑,一些教师仍在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当下人才培养需求背道而驰,至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变陈旧教学理念,紧跟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困惑;教学策略
        
        
        前言: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打破传统教学中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要多重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寻英语的趣味性,同时,也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新要求。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并重点探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相关策略。
        1当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困惑
        1.1教师未能充分了解英语教学新需求
        近年来我国新课改提出新要求,需要学生掌握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但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仍在秉持陈旧教学理念,处于应试阶段,即“考什么,教什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还导致学生在日常交谈中无法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初中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就属于“哑巴英语”,虽然做题厉害,但就是说不出来,学生严重缺乏运用英语的能力。
        1.2课堂教学过于呆板生硬
        初中课本知识繁杂,课时很少,教师往往需要在上课的几十分钟内,给学生灌输一大堆的知识,不管学生有没有吸收消化,也只能强行灌输,毕竟,学时只有那么少,为了学生知识的完整性,只能如此,教师也很无奈。这种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极为呆板生硬,学生们提不起兴趣,积极性很弱,严重降低了课堂质量,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1.3缺少精准的角色定位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能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中得到充分反映,在新课改标准中也有一样的精准要求,需要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以学生为标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但是现阶段教学课堂仍然是教师“一言堂”,一直“霸占”着教学主体位置,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氛围严肃,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难度,课堂教学效率也不高。
        2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2.1转变教学主体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主体的转变势在必行。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课堂存在诸多弊端,不仅致使课堂无聊,学生参与不进来,还降低了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毕竟,教师把所有的知识点都直接讲出来了,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英语的学习。故而,急需转变教学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如何实现教学主体的慢慢过渡呢?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地开展讨论式课堂,并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起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胆量,提高了表达能力,还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习题讲解中,还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站上讲台,在讲解的过程中,理清自我的思路,锻炼思维能力,同样也是对知识的一个再巩固过程,也考验了学生对单词,语法的熟悉程度。总而言之,转变教学主体需要的是师生共同努力,方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全面性的人才。


        2.2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也是提高现阶段初中英语学习有效性的重要策略。目前的应试教育思想还比较严重,教师秉持“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理念,局限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增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多联系生活实际,将学习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因此,教师要以此为目标,调整课堂内容,改变考核方式,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具体地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去。比如,课堂内容的重心要从课本上转移到听说读写中,拒绝“哑巴英语”、“纸上谈兵”,让英语学习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用能力的作用。教学理念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细水流长的过程。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当前教学手段的不适用性,采用新式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何乐而不为呢。其次,学校也要采取积极措施,对教师的教学课堂进行不定时的考察,并就其教学方式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时纠正,以求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2.3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现阶段的英语课程内容难、杂、繁,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没有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这一现状,现代设备的运用必不可少。首先,多媒体的教学能够将课本上的重难点具象化,可以运用多种例题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快速掌握,解决传统教学的难点。其次,PPT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可以有效简化课本中的繁杂知识,有助于学生快速的抓住重点,抛去不必要的内容,减轻了学习负担。最后,多媒体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利用音频,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课堂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培养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学生观看没有中文字幕的外国电影,达到听力练习的目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4尊重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
        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故而,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分层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合理分层,比如,按照听力,阅读理解,英语语感等不同内容的掌握程度分组,这是比较科学有效的,针对学生不同能力的缺乏,再进行有目的性的练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比如,对于英语语感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就要将课文阅读作为教学重点,利用课上和课后时间,学生将教师安排的文章读懂读熟,教师也要进行检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落实。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起到监督作用,让学生坚持下来,自然而然,英语语感就慢慢得到了培养。
        总结:
        综上文所述,在时代的快速革新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走出当前教学困惑,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新课改提出的教育要求,在实际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联系实际,增强英语的实用性,发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伟.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07-108.
        [2]吴建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5):107-108.
        [3]朱杭芳.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及其措施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78+113.
        [4]黄传奇.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教学对策[J].海外英语,2016(03):30-31.
        [5]刘忠政.初中英语新教材使用中教学评价的困惑与应对策略[J].外国语文,2012,28(06):153-156.
        [6]李小强.谈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教学词汇[J].学周刊,2019(29):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