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断流传下来的经典,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根,无论是当代学生还是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起来,把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任务做好,语文教师们在课堂上可以多与学生们交流中华文化,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渐渐渗透到学生们的内心。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更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学生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们了解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写作教学 深度融合
【正文】初中语文写作是教材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语文试卷中占的比例很大,而这一部分对于学生们来说恰恰有些难度,所以语文教师们要加强训练,让学生们慢慢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写作中的良好素材,初中语文教师们可以多给学生们讲解一些与中华文化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到一些作文中去,这样既让学生们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丰富了学生们文章写作的内容,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当今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语文写作是最考验学生们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项,也是对学生们来说最有难度的一项,所以语文教师们要格外重视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写作素养。但是现在语文写作是很多学生们的薄弱之处,学生们对语文写作的抵触性比较大,而且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严格的课外阅读课,教师们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低,大多数学生们(尤其是农村的学生们)课外阅读非常少,所以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就就很泛泛,缺乏一些语文素养。学校和语文教师都要转变这样的观念,改进不足,让学生们能够学到更为广阔的语文,丰富自身的知识涵养。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措施。
2.1增加有关中华文化书籍的阅读量,积累写作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去学习的内容,所以学生们要有这样的责任感,多去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学校和语文教师们也要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空间,让学生们多去阅读课外书籍并进行记录,增加课外知识,语文教师们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多介绍一些中华文化的相关内容,给学生们一些好的引导。学生们有了更多的素材储备,那么在语文写作的时候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抵触,作文内容也会丰富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写作教学融合起来会加深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增进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中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本单元的写作内容涉及怎样选材,语文教师们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加入中华文化的内容,孝亲敬老本是中华优秀道德素养,教师们可以根据这项内容带出中华文化,给学生们多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们的素材储备,然后语文教师们也可以提醒学生们利用平时阅读课上学生们阅读的有关内容进行写作,这样文章的内容就会丰富许多。
2.2多展开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加深学生们的文化烙印。
现在的教学太过于死板,学校和老师太过于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课外活动举办的很少,其实课外活动举办并不是浪费时间,只要做好相关准备,课外活动是增加学生们知识储备的良好渠道,学生们现阶段对中华文化了解的还不是很多,学校可以举办这类的活动,增加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们会更乐意去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自己的知识储备,写作中更多需要自身的知识储备,如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对于学生们来说,写作就会轻松许多,写作水平也会随之上升。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写作就做到了深度融合。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第二单元写作主题是学会记事,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要想学会记事,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学校举办相关的中华文化了解的活动,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慢慢了解中华文化,印象会更加深刻,之后的写作中学生们可以加入自己所记住的文化元素,那么这样的文章将会更有内涵,分数相对也会更高。写作的前提是肚子里有内容,中华文化丰富多彩,是语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素材,初中学生们通过了解中华文华而提升写作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把文化印在了自己脑子里又让中华文化发挥到了他应有的价值。
【结束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要学习的文化,所以教师们要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多给学生们传送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们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写作结合起来是提升学生们写作能力的一个良好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写作中是一种文化自信,也是对国家民族的尊重。学校和语文教师们要共同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写作教学深度融合起来,推动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海啸.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3):66-72+86.
[2]李金芝. 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