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视野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践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孙丽
[导读] 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新版语文教材简称为统编教材,统编教材以取代各个不同版本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为目标,
        摘要: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新版语文教材简称为统编教材,统编教材以取代各个不同版本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为目标,自2017年正式开始投入使用。教学内容从阅读量、识字量、汉语拼音教学等方面做调整,立意深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渗透,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增长教师人文素养、教学能力。使用统编教材进行全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学会把握新版教材特点、优势,调整因教学内容转变而相应改变的教学策略,将统编教材的科学性、人性化完美展现出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学习理解能力,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运用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1统编教材的特点、优势
1.1采用双线阅读单元
        统编教材遵循学习规律,汲取各个版本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经验和优点,采用双线组织编排方式,一条以“人文素养”为线索,一条以“语文素养”为线索,编制语文园地、习作、口语交际、课文等板块,增添学生知识,训练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从浅入深,由易到难,渗透语文教育情感思想,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文字运用能力。
1.2新增优秀传统文化篇幅,更具文学性
        统编教材更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古诗文由原来人教版的69篇增添至124篇,增加《一个接一个》《怎么都快乐》《动物王国开大会》《雪孩子》《夜色》等优秀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所写的作品,乃至民俗谚语、传统节日都包含在内,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文学趣味性强。
1.3教材内容螺旋递进衔接
        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从借助图画阅读的方式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向根据课文明显信息做简单推断转变;从阅读图画猜读生字、理解含义,向依据形声字特点,结合上下文图文特点猜认生字、了解课文转变,教学内容衔接紧密,有利于学生激发阅读兴趣,丰富审美情趣,循序递进的提高阅读能力。
2统编教材教学内容的改变
2.1改变汉语拼音教学模式
        跟传统教材相比,统编教材的汉语拼音教学模式难度低,入学后进行大概一个月的5-6课时识字训练,将汉语拼音教学后移,根据小学新生心理特点,改变先学拼音再识字的教学方式,把拼音教学和汉字教学顺序交换,由“你、我、他、日、月、天”再到“b、p、m、f”,巩固拼音是汉字辅助工具的地位,要求学生会读会认汉字拼音即可。例如,统编教材将音节词和儿歌结合在一起,让学习汉语拼音更加有趣,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宜字形分析生字、生词,避免死记硬背儿歌。
2.2新增阅读板块,提高阅读量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新增“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两个阅读板块,实现课外阅读转化为课内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统编教材识字量也有所减少,由原来400字到现在的300个常用字,识字方式多元化,简单又有趣,以小学生熟悉的童谣故事生活经验为基础,打破传统拼音识字模式,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认字。

为了解决学生阅读量少、缺乏阅读课外书籍习惯的问题,统编教材特设计默读、猜读、跳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完美衔接幼儿园听故事过渡到小学独立自主阅读的成长阶段。
3统编教材全书阅读教学策略实践与探究
3.1观察比较汉字区别,快乐阅读
        教师教会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采用形声字识字法,观察比较汉字的区别,联系日常生活,探索识字的奥秘和规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边玩边学。
        小学高年级阶段对阅读速度有一定的要求,阅读标准速度为每分钟现代文至少默读500字,对于此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授予默读速度、阅读精度、跳读、朗读等特定的阅读技巧。例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注重字、词、句的声调以及文章的停顿,把握节奏,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在自主课外阅读时做到学用结合。
3.2注重课文阅读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
        统编教材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增加了开放性题目数量和选做题的比重,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对教材的适应性,拓展、延伸对课文的学习,引入说、猜、画的方式,让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联系更有趣。例如,《操场上》这一课文的课后题目:“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和同学说一说。”鼓励学生将课文中读到的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输出,在联系中求发展,在交融中求提升。
3.3多元化阅读
        阅读不是单纯的浏览,而是在通读整篇课文以后,学生能够得到收获,这才是真正有效果的阅读。课文阅读是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教师的干预会抑制学生思想个性成长,教师可采用情景在线式阅读、自主合作探究式阅读、主题阅读等阅读教学方法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例如,在《七律·长征》这个单元的课程教学中可进行主题阅读。教师从长征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以《开国大典》《狼牙山五战士》《金色的鱼钩》这三篇课文入手,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为国捐躯的奉献精神。一篇文章的震撼力不如多篇题材不同而主题相同的文章带给学生的震撼力大,统编教材视野下对小学生全书阅读设计导入情境、探究问题、讨论主题等模块,深化学生思想,使学生在多元化阅读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统编版教材以保护学生学习体验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不但迎合学生心理特点,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来满足其学习需求。在统编教材视野下教师以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为教学目标,立足新教材基本编写理念,汲取阅读精华,鼓励学生阅读提升人文审美,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冬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250. DOI:10.16681/j.cnki.wcqe.201923148.
[2]官炳才,黄太平.关键能力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0):34-39. DOI:10.3969/j.issn.1005-1058.2019.10.009.
[3]赵华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9):106-107.
[4]周德华.浅谈利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升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策略研究[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20,(3):14-17.
[5]林秀娟.部编教材背景下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指导策略探寻[J].新课程·上旬,2019,(12):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