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胡景波
[导读] 高中信息技术旨在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旨在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其收集、整合、加工、利用多元信息的素养。然而,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发展主要以高考为核心,诸多教学措施的落实、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资源的借用,都围绕高考而打造,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无形之间处于被搁置、受轻视的境地。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漠不关心的现象尤为普遍。同时,由于很多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主要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导致学生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复杂的问题往往会因为难以精准理解而心生胆怯,学习兴趣也随之渐渐减弱。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繁荣,资源的丰富,以微课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已逐步渗透至各学段、各学科之中,其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又开辟了全新的教学生态。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加强对微课的应用与融合,让学生在微课辅助下,重新审视高中信息技术的功能、价值、作用,逐步突破教学重点,有效掌控学习难点,切实增强自身素养,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探讨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以网络为辅助,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深度展示教学关键的辅助性教学工具。其可以以最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可视化、多元化、丰富性的认知体验中有效理解教学内容,切实降低教学难度,充分提升学习效率。但是,由于高中信息技术在知识构建、内容特性上以实践和操作为主,这使得教师在借助微课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现状、认知需要、发展夙愿的关注,并针对不同知识与学生需求,精准、科学、灵活设计并制作开发出丰富而鲜活的微课及微课资源,让学生在微课的刺激、影响、指引下,深切把握高中信息技术的内涵和本着,并将所学适时应用至生活实践之中,为促使其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切实提升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一、科学设计微课,助力教学重点讲析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质量,于教师对于微课的设计、制作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在进行微课设计时,教师必须深度考量学生实际及知识特性,就信息技术教学中涉及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等置于微课之中,并在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适时呈现,让学生在可视化、形象化的微课辅助下,以饱满热情、浓厚兴趣投身信息技术知识学习。首先,在微课内容上,应该密切关联教学需要,并针对不同知识点、关键点予以灵活拓展,利用微课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现实紧密关联起来,为学生借助所学投身实践应用而给予保证。其次,在微课时间上,应该严格掌控,正常情况下将微课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切忌由于耗时太长而冲淡教学主题,使学生由于长时间观摩而产生视觉疲劳,影响教学效率与学生兴趣。最后,在微课构架上,应该做到图文并茂、简明扼要、思路明细、重点突出,以带动学生就某个知识点开展深度学习,为促进教学效率提升而给予铺垫。
        例如,在进行“photoshop软件使用”教学指导时,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凸显出微课的指导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就“photoshop”的使用要点,具体操作进行指导。首先,在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借助“photoshop”加工处理后的一些优秀作品,切实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再利用微课就对应的选框、羽化、属性面板等操作方法逐个展示,并尽量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微课辅助下获得深刻理解;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在学生实践中继续播放微课,让有需要的学生再次开展学习,在边尝试实践边开展学习中切实掌握“photoshop”的操作要领,提升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有效使用微课,实现教学情境创设
        为了切实增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感染力与生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对微课的有效利用,创设出具有针对性、互动性、丰富性的教学情境,并促使学生切实融入其中,以饱满热情、浓厚兴趣、迫切欲望开展知识学习,实现能力提升。

一是加强对趣味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一些有趣的动画、丰富的资源、生动的素材等,并适时融入一些鲜活的生活化场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给予充分指导。二是加强对实践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借助诸多微课资源、素材等,对一些操作要领、基本规范等予以针对性呈现,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而提供保证。同时,在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对教学需要的考量,为切实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而提供助力,使微课的作用与功能得到切实放大。
        例如,在开展“动画制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剪辑不同动画的方式,在教学中将不同动画的精彩片段适时展示,引导学生切实融入教学情境之中,并对于学习“动画制作”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切实投身至对应的理论知识、操作要领学习之中,全面提升是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三、充分借助微课,促进不同学生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繁杂,但又以基础性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为主。这使得不同学生在学习发展、实践应用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由于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其更希望在符合自己认知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某个知识点,开发出具有差异性的微课,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切实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个性化、针对性指导中,全面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于基础性知识,利用微课进行巩固与强化,切实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对于拓展性知识,借助微课开展精讲与引导,使学生在视频、字幕、演示等辅助下,获得精准理解。
        例如,在进行“邮件的发送”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学习情况和需要,结合教学案例,将微课分为邮件发送流程展示,邮件发送、接受操作,邮件理论依据分析三种类型,对不同学生开展指导,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邮件发送的要领,并逐步学会接收、发送邮件。
        四、结论
        总之,将微课应用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既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又有助于学生素养的培育,同时,也会为高中信息教学更好开展带来实质性变革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应用微课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加强微课特性及功能的研究,并将微课应用至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并引导学生在微课辅助下,有效掌控教学重点、充分把握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微课与知识的互动、互促中不断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升其信息技术素养,切实拓宽其认知发展视野。
参考文献:
        [1]范永武.信息技术在高中武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微视频、思维导图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191-193+195.
        [2]马永丰.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9(30):135.
        [3]郭允强.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68+167.
        [4]刘超.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8):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