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试析如何利用地域特色开展校本教研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江丽艳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当前教学越来越多元化、丰富化,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当前教学越来越多元化、丰富化,教师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育,致力于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特色的学校校园文化,成为了每个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基于学校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课程和校园文化,全面的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因此,本文基于该背景展开了探究,分析了如何利用地域的特色资源和文化,建设特色校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关键词:地域特色;特色校园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策略

        引言:本校是一所农村的小学,相对于城市的学校而言,在教学的资源、教学的设备、教学的环境等等综合的方面比较落后,在建设特色的学校课程和文化的时候,也会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建设特色学校,就成为了学校的每个人员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了景阳镇的一所农村学校,展开了相关的主题探究。
        一、利用地域特色资源,渗透学科教学
地域特色,指的是能过反应某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它是该地区人民长期生存所累积下来的文化内容,主要包括特色的精神文化、特色的风俗习惯、特色的语言行为、特色的物品、特色的资源等等,这些都能够反映一个地域的发展历史和民族精神。地域特色,一个地区的重要的文化内容,该地区的人民对地域特色有着传播和传承的责任,而校园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地域特色的发展和传承。因此,学校要旅行自己的义务,将地域特色融入到教育环节里,基于地域特色建立特色的校园文化和课程,帮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里感受地域特色、传承地域特色、发扬地域特色,为地域特色的传承以及学校的特色发展带来帮助。
在实际的教学里,为了让地域特色更好的渗透到校园文化里,教师要依据地域特色和学科的共同特点进行教学整合,让地域特色渗透到学科教学环节里,帮助学生们在日常课堂学习里接触和感受地域特色,促进地域特色更好的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这些有个性化、特色化的地域课程,来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校园文化和课程,对于学校个性化、长远性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例如,首先,教师可以将地域特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育里,在新课程的改革下,语文学科的教育需要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尽可能的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特色化的地区语文教学,因此,学校在建设地域特色校园课程和校园文化的时候,可以将地域资源、地域精神渗透到语文学科的课程教育环节里。如,本校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时候,先对本地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到景阳镇是一座有着大部分的苗少数民族人民的地区,这里有很多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雄关古道”“景阳关口”“清江大谷”等等,是一座风景魅力的地区。针对这个特色,教师们教授语文课程的时候,便引用本地域的自然环境、自然景观进行举例,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文描述的情境画面,如在教授小学语文的“找春天”的时候,教师便举例本地区的“龙湾瀑布”的春季景象,为学生们借助多媒体进行播放和展示。

通过结合地域特色的景色和风景,帮助学生们了解语文知识,拉近语文和学生们的距离,并有效的将地域特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育里,建设特色的语文地域课程,对校园特色发展带来帮助。
        二、利用地域特色资源,组织实践活动
活动,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个学习形式,通过有趣的活动,能够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学校在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时候,也要结合地域的一些特色资源、特色景点、特色习惯等元素组织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体现当地地域特色的趣味性,让学生们更加热爱当地的地域特色,积极的学习和传承地域特色。
本校在建设地域特色校园的时候,便结合了景阳镇地区的一些特色,积极的组织学生们进行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景阳镇地区的旅游景点、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地理故事等融入到教学中,让我们的教学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三、利用地域特色资源,建设特色课程
在借助特色的地域资源进行教学的时候,除了设计结合学科设计一些教学内容之后,学校还可以开发一些独立的课程,借助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为学生们设计一些有趣的、生动的课堂。通过这样建设特色课程的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详细、具体的感受当地的地域特色文化和精神,还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让学生们能够提升对学习生活的热爱,从而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建设特色的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民间故事、风俗习惯、特色节日等等内容,设计有关的校本课程。
例如,本农村学校在基于地域的特色建设校本课程的时候,便充分的结合了景阳镇的一些地域特色,为学生们开创了很多有创意、有新意的课程。如,首先,学校依据景阳镇地区的一些民俗故事,设立了“故事会”课程,该课程一周一次,学生们可以自主报名,在课程上,可以由教师为学生们分发教材,教材里会介绍各种各样的关于景阳镇地区的民间故事,学生们也可以在课上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通过这样的地域课程,不仅能够发展特色的校园文化,还能够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精华和体现,学校应该提升对当地地域特色的重视,积极的将其引入到教育环节了,创设特色的校园课程、校园文化,为地域特色和地域文化传播带来帮助,并借此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学生们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晶.专业发展视域下“教师即研究者”命题的再思考[J].文学教育(下),2020(06):114-115.
[2]杨晓艾.浅析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教研策略[J].学周刊,2020(21):183-184.
[3]邱志超.论新时代重提教研员“上讲台”——由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引发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20(11):45-49.
[4]石莉.以校为本  多方借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教研[J].基础教育课程,2020(11):50-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