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知音文化特色探究性课程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作者:罗永群
[导读] 当下我国对教育领域非常重视,全国各地学校均积极推动课程的改革
        摘要:当下我国对教育领域非常重视,全国各地学校均积极推动课程的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多方面的革新,努力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因此,便强调学校课程需要多元性、综合性、科学性、有效性。在国家政策以及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很多学校将自己所在地区的有关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艺术为特色依托,将非遗文化遗产融入课程当中,不仅有利于建立自己的特色课程,也有利于学生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和继承,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这些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成功建立,为我校的课程开发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我校特色课程的建立提供了很多积极案例,也使我校有效利用当地特色文化,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知音文化、特色校本课程、探究性课程、实践、活动。
一、引言
        我校依托浙大西迁办学文化、永兴古镇文化、湄潭茶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课程文化——“知音”办学文化,通过这些文化以及美德所内涵的特色知识开展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旨在通过这些文化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和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在对学校目前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生活较为平淡,简单地学习主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及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因此,学生的生活需要日益丰富多彩,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积极去探索特色课程,促进学生教育。而本地自身的有关知音文化对于学生是一种特色,随着特色课程的发展,一些像刺绣、茶道、中国篆刻、古镇建筑艺术设计等传统艺术走进了学生生活,进入了校园。在我看来,这样的形式不仅促进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学生文化自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水平。但仅仅让传统优秀文化进入校园,一些文化进入校园后失去了它原本的特色,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但社会同样是学生学习的地方,那么,我们认为,我校可以开展课外活动课程,老师带领学生出校园去领略一些文化内涵,感受特色古镇以及古镇人民所带来的魅力。因此,我们积极主动开展探究性课程的实践,希望可以将这一想法真正成功实施,通过课外活动为主要途径,让中小学生在对特色文化的学习中,发展自身对艺术的新理解,新旧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促进知音特色文化的发展也使学生从知音文化的精髓中汲取营养,得到知音文化的感染与文化艺术美的享受,受到知音文化的特色教育,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建立起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二、如何制定知音文化特色探究性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
        根据“知音”文化的整体理念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及成功建立起特色探究性课程体系的例子,首先,教师在确定特色探究性课程的目标中要学会融入不同于之前教育的创新教育理念,目标不仅仅是要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组织活动,还要带领学生去实地进行真正地实践,感受真正的文化魅力,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创造、创新的机会和途径,从而挖掘出学生不同的能力与艺术理解,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以及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知音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魅力。其次,达到知音特色探究性课程的目标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过程。一两节课程往往是达不到预想的目标,一两次活动也营造不出学校“知音”文化的氛围,因此,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长期落实有关计划,脚踏实地地完成任务。

除此之外,在真正制定知音文化特色探究性课程目标时,老师需要了解到当前的现实情况以及学生们的学习需要,要明白学生应该学习到什么,分析知音特色探究性课程的意义。这样才能拓展开学校知音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知音文化为学习重点的探究性课程教学。最后,在开发知音文化特色探究性课程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及老师要始终把握好实际情况确定实际的教学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结合学生需求、本地状况和教学资源来制定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建立起学校知音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并充分发挥出课程的真正价值。
二、学校知音文化特色探究性课程的制定策略
(一)整合本地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在构建特色探究性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结合当地文化资源,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课程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将本地的一些茶叶、古镇照片、古镇的有关习俗收集整理成PPT,带领同学们初步认识和了解有关文化,老师也可以收集一些讲古镇的纪录片,通过摄像师的专业角度让学生领略不一样的古镇和古镇文化,其次,教师可以邀请当地有名的茶农、茶师,邀请他们来带领展开“茶文化入校园”的有关活动,编制有关茶的教学课本,课本内容有茶文化的发展历程、茶的种类、如何采摘、如何煮茶等等,为知音特色校本课程教学提供依据。
(二)组织校本活动,领悟知音文化的美妙。
         知音文化是开展本校特色校本课程的重点,也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基础,教师要开发多样性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深刻领悟知音文化。教师可以组织多种特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自己课外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对知音文化的探究深入,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例如:烹茶比赛、茶历史文化竞赛、古镇建筑绘画比赛等等活动对全校学生展开,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领略知音文化的美妙。
(三)带领学生课外实践,领略本地文化。
        知音文化是依托浙大西迁办学文化、永兴古镇文化、湄潭茶文化建立,那么,除了在学校带领学生进行活动组织,安排探究性课程,学校可以与校外有关基地进行合作,获取校外资源。例如,学校与当地茶基地、煮茶馆、古镇、浙大等地点建立起合作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古镇、本地茶地、浙大进行实地实践,通过感受实地的文化氛围、实地古镇观光、茶地采茶等形式来进行活动研究,真正地让学生体会知音文化的魅力所在,学生们在实地体会到了知音文化所带来的力量,感受到了本地居民的传统习俗和传统美德。真正意义上地培养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三、总结
    对知音文化探究性课程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校知音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建立,通过对探究性课程、活动的研究,我们深刻意识到了建立课程,要始终围绕学生、始终服务于学生、要尽所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地成功建起来知音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汉桥,杨海涛.“非遗进高校”与民间艺术活态传承 教学模式[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3)
[2]王溢泽,郭云飞,王帝昭.基于核心素养的特色校本课程构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9,(10):51-53.
[3]陈斌,季颖红,张颖.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90-91.
[4]张卫星.特色校本课程的确定及管理策略[J].辽宁教育,2020,(4):75-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