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合理构建生本学习小组、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先学、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是保证生本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保障。
【关键词】生本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教学师生单维交流,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而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没有合作学习就没有生本教育。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更高质,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合理构建生本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组建学习小组应遵循搭配均衡原则,一是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学习特长和人际关系等;二是小组成员男女结构适宜,开朗文静搭配、学科基础好与差搭配、学习能力、思维活跃程度、每组内成员的组织能力等;三是组员人数适中,以4-6人比较合适,人员太少,交流、思想碰撞就少;人员太多,不便于交流,而且组内交流的时间太长,影响交流的效果。
明确每个成员的分工及职责,如组长、评分员、监督员、板书员、资料员等,人人有分工。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分员负责学习过程中组员的学习态度、对上台汇报、展示小组的评价进行评分,监督员负责检查课前前置作业的完成情况、错题的订正及不同方法的补充等,板书员负责小组上台展示时计算方法,解题过程、画图等的板书,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分工可以采用轮换制,使每位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得到锻炼,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二、训练好学生的合作技能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效保障。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小组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须训练好学生与人合作的技能。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一人讲,其他人必须认真倾听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的发言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的见解。在这样的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一生的发展。
2.学会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先由一人汇报自学完成的前置作业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能发现问题,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准备提供给全班交流、讨论。
3. 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要说,而且要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用礼貌用语,学会赞赏别人。如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xx同学你的声音响亮清晰或xx同学你的字写得很漂亮等等,但你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或我对你的方法有补充或我的方法与你不同”等。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独立先学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小组学习一旦离开了独立思考这个前提,合作学习就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为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就无法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只有在思考达到成熟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同时还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如前置性作业提前一天发给学生,通过预习课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如遇到不懂的问题准备与小组成员或全班交流,通过预习学生还可以超越课本的方法或观点找到与同学不一样的。如遇实践操作活动内容或课外拓展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动手和体验。
四、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评价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恰当的评价不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更好的激发、调动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促进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中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学习小组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等,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如每个学生每星期从课前准备、作业的完成情况、倾听与发言进行捆绑评价;小组内可以从自学、组学、展示、倾听、发言进行捆绑评价。每星期总结一次,分数高者或小组被评为优胜个人或优胜小组,获得表扬信一张或小礼品一份等。
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够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互相学习,学会如何评价,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言行。通过评价,每一位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优点,而且在相互点评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正确地认识别人,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也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养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教师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潜心研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学习,从而打造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参考书目 荆志强 《幸福地做老师》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3
本文作者:赖 琳 深圳市龙岗区吉祥小学数学教师,中小学数学高级,主要研究生本教育课堂教学。
联系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吉祥小学
邮政编码:5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