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近些年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品格培养越来越被重视。因此,本文简单分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主要内涵,并且提出了一系列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理念和路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品格;理念和路径
引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管是其他学科还是英语学科,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文化品格是核心素养中必须要具备的品格。高中英语教师需要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主要内涵
(一)、文化品格的培养不等于文化知识的教学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片面的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英语文化知识,就可以具备一定的文化品格。这种想法单纯的把文化知识的教学等同于文化品格的培养,是错误的、片面的,无法有效实现培养高中学生文化品格的目的。文化品格不仅要求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表示认同和理解,并且要求在文化品格的影响下做出一定的行为取向,表现出一定的人文意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可以使高中学生具备良好的爱国情怀,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修养。高中学生的文化品格主要表现在对待复杂问题的态度中,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中。
(二)、文化品格的内涵比文化意识更加广泛、涵盖面更广
以往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比较重视学生的文化意识,因此一些高中英语教师认为现代课程中提出的文化品格等同于文化意识。文化意识主要侧重于学生对于文化的的了解,重视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积累。而文化品格对文化意识进行再延伸,注重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做出的行为以及表现,比文化意识的涵义更加广泛,意义更加深刻。高中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一些文化现象,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并且要使高中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具备文化鉴别能力[1]。
此外,文化品格的培养要求高中学习在英语学习中不仅仅是了解外国文化,也要使中华文化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通过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使高中学生用多元化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要进行对外国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同步了解,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三)、文化品格的培养是促进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时间是有限并且宝贵的,一些英语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会占用到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因此忽略了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师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英语教师不能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系统完成的文化品格检验标准就对文化品格的培养不重视,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高中英语教师的这种做法忽略了语言学习过程,对于语言学习的理解缺乏全面性。英语语言的学习主要使学生能够通过丰富的语言情境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领悟到更多的文化,实现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需要引起英语教师高度的重视。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理念和路径
(一)、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发掘文化品格
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需要英语教师通过教材发掘文化品格。
高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化知识层面,并且不单单是简单的外国文化的理解,例如只关注外国的节日、习俗等等,更重视要通过英语课堂的学习,了解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掘文化价值,实现文化品格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高中英语《Nelson Mandela - a modern hero》一课时,英语教师要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讲解和学习,使高中学生明白南非黑人争取自由和平平等权利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高中英语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英语教材的发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培养高中学生的文化品格。
(二)、促进文化品格的形成,传播中华文化
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要不单单使学生形成文化意识,并且要在学生感知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英语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意识的把外国文化的学习与中华文化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鉴赏能力。一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重视强调外国文化,而忽略了对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外国文化和中华文化进行感知,吸收优秀的文化。
比如在学习高中英语《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课时,在学习“Native English speakers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even if they don’t speak the same kind of English. ”,这句话中的“native”一词时,英语教师可以使学生对这个英语单词进行造句,例如“The giant panda is native to china”、“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people is Chinese”等等。英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英语学习中渗透中华文化和推广中华文化,使学生能够为中华文化而感到骄傲,并且领悟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加深学生对于文化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三)、把文化教学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
高中英语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具有强烈的语言性。英语教师要在学习中从外国语言和中国语言的文化差异性入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文化对此,并且要在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文化感知,学生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倾注感情,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在文化对比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态度,在理解文化的同时取长补短的吸收优秀文化,达到培养文化人格的最终目的。此外,英语教师可以立足于教学内容,从英语教材中的英语基础词汇、英语句型以及语法等方面入手。比如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学习英语单词“Christmas、Spring Festival、...”时,英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单词背后的含义,使学生能够学习到英语文化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含义,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人格文化[2]。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品格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此,高中英语教师要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英语教材,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高中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理念和路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才能使高中学生更好的吸收和运用英语文化,为高中学生文化人格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银银.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路径分析[J].求知导刊,2019(51):3-4.
[2]喻侯林.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理念和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2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