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更加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如何加强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一直改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德育教学的新方式,最终达到使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的德育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挑战;特点
一、引言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不仅面临着学习、生活等等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还面临着文化价值观的矛盾、碎片化的信息摄取、和道德危机等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对当前关于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与挑战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关于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二、当前关于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与挑战现状
1.学校的德育教育不足,导致学生的知识和品德脱节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发展。虽然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一直关注这一方面的改变,但是还会出现教师注重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样的现象。导致学生心理状态的失衡,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德育发展。
2.家庭因素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虽然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的过于溺爱,而有的过于苛责,这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都会形成一种不良的影响。例如:“有的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培养。还有的家长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学生感受不到关心,往往会产生一种极端的心理问题。其实许多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对孩子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德育培养。
3.中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不利于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中充满着许多的诱惑,而中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往往会陷入这些诱惑当中。例如: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热爱玩网络游戏。再加上缺少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新时期关于培养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1.加强平时的课堂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在知识的讲授之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在讲授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要教授学生人生的道理、行为的正确与否等等方面。教师一定要抓住课堂渗透而进行德育这一条关键的路径,这样才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的目标,从而推动学生的德育发展,让学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浅层教育,更能成为育德、育心、育人的高水平教学科目。
2.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管理
在平时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压力下,学生更愿意参加一些郊游、参观等放松压力的活动。学校应该组织这样的校外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学校可以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供内外联动的活动,例如在学校开展“主题文化读书日”,可以邀请一些公益书店进入校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丰富了自身的教育资源,又可以丰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活动形式,使学生和学校受益最大化。在深入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让学生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了不同活动形式的联动效应,形成了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思想道德教育途径和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3.借助同伴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
同伴效应,是指同学或者学校内的同伴对学生的行为的影响,这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并且青少年会以周围的同伴为模仿对象,学习他们的一些行为和态度等。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效应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通过加强校园的思想文化建设,充实校园的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的、向上的校园氛围。还可以开展评优活动,发挥榜样的良好示范带头作用,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并且特别关注那些思想道德水平差的学生,要给予他们关心,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等同伴效应的形式,帮助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又有利于让学生在这样良好的校园文化条件下提升自身的感悟,以良好的校园环境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四、结语
针对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与挑战,要不断探索适应中学生特点的新培育途径,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长和教师多方面的努力,形成一种良好的相互沟通、互相协作的关系,为培育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为祖国和社会做贡献的、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永超.浅谈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学周刊.2012(24)
[2]朱芬莲.厚德,方能载物——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学周刊.2011(25)
[3]于海霞.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教学刍议[J].才智.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