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村,最常见、最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就是留守儿童很多,他们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由自己的奶奶亦或是外婆照顾他们成长,父母只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去一趟,很多父母甚至是一年回去一次,这对于小孩的童年来说具有消极的影响。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跟一般的小孩表现不一样,留守儿童在面对同龄小孩的时候,会表现得比较害羞甚至是害怕与同学交流,长久下去那么这些留守儿童就会表现不自信、胆小、或者说是懦弱,不利于儿童的学习,不利于儿童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教育问题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化建设中,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也愈发的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和监督,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并随着年龄的增加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开展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进行探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性格孤僻,倾向自闭
对于农村来说,基本都是发展落后,还有就是都是出于比较偏远的地方,远离城市。农村小孩由于平时与人交流不多,且交流圈小,所以他们不太善于向别人去变大自己内心的想法,父母又不在身边,有时候很多事都是自己憋在心里。还有部分的留守儿童会因为成绩不好会缺少关注,容易被遗忘。就因为这样,他们很少与别人沟通。长时间这样子的话,在对于有父母陪伴在身边的小伙伴眼里,他们就会认为这类留守儿童性格古怪,就像自闭儿一样,把自己“关”起来,不与人交流。其实在留守儿童的心里,他们也是很渴望有朋友能跟他们说话,跟他们玩,只是不善于表达出来。
(二)容易产生孤独感、叛逆
儿童在成长阶段需要具有健康、快乐的家庭氛围,而留守儿童因为长期欠缺父母的关心及家庭的爱护,在性格方面,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比较敏感,容易多想,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压力。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很多时候能陪伴他们的只有他们的爷爷奶奶亦或是外公外婆,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他们更加容易产生孤独感。有时候他们不会分辨事情的对错,老人比较宠溺小孩,有时候即使他们做错事了,老人们会因为他们年龄小,不懂事,就这样草草了之,没有给予教导。长期下去,因为缺少了父母正确的指导,儿童容易产生叛逆心理,这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阻碍。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安全感,其在面对周边事物时常常保持怀疑的态度,这种潜意识导致留守儿童时常出现一些逆反行为,例如:“不听话”“不谦虚”“不礼貌”等。遇到一些无端小事,留守儿童也会感觉别人是在欺负自己,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在遇到长辈或者教师管教以及批评时,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方法研究
(一)在学校方面
(1)教师要多给予关爱
学校不仅是教学生知识的地方,同时更是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好平台。老师们在对于这类儿童的时候,要给予他们多一点关爱,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温暖,他们也是有人爱、有人疼,即使是父母不在身边,但是他们有同学还有老师。
(2)开设儿童心理健康课堂
在学习之余学校应当给学生开设儿童心理健康课堂,通过上课,同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心理小游戏,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通过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对于不爱说话的儿童要主动,要积极开导。
对于有学习压力的学生,在遇到难题的学生给予他们多一点学习上的帮助。儿童心理健康课堂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一个儿童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3)注重德育教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情感精神
个体的心理危机往往表现为焦虑、烦躁和抑郁等消极的心理情绪,进而影响到个体行为,因此留守儿童个体的思想情感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日常的校园管理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德育教育渗透,做好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发泄不良的消极情绪,并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性向上的情感精神价值理念。例如:学校在课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养成开朗乐观的心态。
(4)加强家庭教育,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留守儿童出现种种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督,从而无法倾诉心中的情感。因此,学校方面要为家长与儿童沟通建立有效的渠道,使家长明白自己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尽到应尽的责任,加强与儿童的交流,并定期地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即便不在孩子的身边,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家长还要定期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探望,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要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贡献力量。
(5)在学校中设置心理邮箱,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
留守儿童的性格多是内向的,可能不会在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面对面地向教师求助,所以,心理邮箱的设置就是必须的。留守儿童可以通过这些邮箱,避免尴尬之类的情绪。此外,通过参加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让留守儿童慢慢培养起心理健康意识,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二)社会方面
(1)加大对偏远地区基础教育设施的扶持力度
良好的基础教育设施是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关系。农村由于特殊原因,在教育设施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对此,国家在基础教育设施方面要加大投资力度,让这些农村地区的儿童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学习跟我们建房子原理是一样的,只有地基打好了,房子才能更加的稳固。因此,打好基础,才能让儿童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得更好,才能让这些祖国的未来接班人更好的成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要重视,因为他们的未来代表着我们祖国的未来。
(2)爱心组织的组建给与他们更多的开心与快乐
现在的社会,出于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很多人自发组织去到一些偏远山区为那里的儿童送去温暖。很多时候,这些留守儿童对于他们的到来都会表现得很兴奋,并不是因为这些爱心人士给他们带去了物质上的帮助,其实这些儿童的心理都比较简单,他们开心是因为有人来陪他们玩,陪他们学习,陪他们做游戏,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在电视上的很多报道中,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不少的例子是这些小孩在这些爱心人士的鼓励下奋发、努力学习。因此,爱心组织的到来更够让儿童更开心,有助于不良心理的排解。
(3)政府部门要做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相关工作
当地的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处。首先,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规定,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相应的扶植机制,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保障留守儿童在城市中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出台相应的文件,帮助家长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教育培训,加强家庭与留守儿童的心理沟通,及时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
总结
儿童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理良好健康发展不仅是他们父母的责任,同时也有社会跟国家方面的努力。父母要尽可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社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国家在基础教育设施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致力于让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熙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思考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106-107.
[2]莫丽.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J].小学教学研究,2019(24):90-92.
[3]夏东雨,李瑞,贺璐,陈雄,金双,姬峰,艾春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心理月刊,2019,14(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