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我国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在作文教学中,材料作文作为重要的形式之一,不但对学生语言基本功有较高要求,也要求着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整体表达素养。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高效写作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实际的教学举措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材料作为;高效协作
1 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直接动力,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高效的成绩。 因此,要想实现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高效写作,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先要将学习主体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然后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进而因材施教。 接下来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奖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激发学生兴趣。 最后,教师要将作文教学与游戏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得成长,通过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将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主动踊跃参与,提高自身写作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材料,将其编制成一个游戏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 将学生带领到操场上做游戏,然后选取一名学生讲一讲游戏的名称、游戏规则与过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下一步写作做好准备。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作技巧的谈论,发散自身思维,在循序渐进下不断提升。同时,教师要做好随堂指导,给予学生相关建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 注重材料作文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搭建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把握材料中的细节,才能立意准确,为下文做好铺垫。 为了让学生把握材料中的细节,教师可以将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语文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实际生活。 在语文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从生活大课堂中,获取更多知识内容,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的语言表达思想体系,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语文材料生活化,将生活化的内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入到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时事新闻、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转变为生活化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也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生活中的语文材料,展开生活化写作探究,以此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与知识灵活运用能力,最终展开高效写作。例如,在展开《中国梦》写作中,教师就可以将时事新闻转变为生活化材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了语文材料,又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促使学生获得全方面提升。 如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使命呼唤担当, 使命引领未来。
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材料进行自拟题目, 如从小事物、 大力量,坚持不懈等方面展开写作。
3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平时的材料作文练习时,教师应该用更包容的思维去倾听学生们的意见。比如在讲正确的作文立意前,教师可以先询问一些写出不同主旨作文的学生,看看他们是如何想的。有些学生可能是过分注重某一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内涵,有些学生可能是思考的角度不同造成了一些偏题。根据学生出现错误理解的原因来展开后续的讲解,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思考,用更科学的方法去剖析材料。除了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素材的能力,写作时结构、逻辑、材料选择也少不了教师的正确指导。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文从字顺,作为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阅读,并让他们养成平时练笔的好习惯。写作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坚持练习一定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升。
4 加强学生的立意教学
作文的立意是学生进行文章写作中的重要环节,文章立意的角度也决定着一篇文章的论述方向,体现写作人的思维结构和情感态度等内容,因此,文章的立意也是文章当中,中心思想的体现。一般而言,在进行材料作文的写作中,立意的方法分为三种,分别是专项立意、中心立意以及开放立意等。“专项立意”主要应用在一篇写作材料具有多个写作角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单独论述,从而确定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中心立意”主要是针对写作材料只有一个中心思想时,教师让学生在提炼中心思想后,直入主题,完成文章的立意;而“开放立意”更多地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认为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所生活和学习的背景也不相同,所以在面对一些语言简练、主题不明确的材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发散自己的思维,思考文章的立意。例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主的权利,所以奔驰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方向吧!但是,经常向他人询问意见,听取他人的建议,能够让一个人更好地成长。”这一材料当中的两句话,其方向是具有相对性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立意的选择,从而突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可见,在引导学生进行立意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立意方法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对材料作文进行立意的方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逐步提高立意的能力,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又要注重材料作文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搭建;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加强学生的立意教学。
参考文献:
[1]赵珍. 初中语文材料作文的高效写作策略分析探述[J]. 中华少年, 2018(8):28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