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知识的学习理应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此外,生物也是初中必考的科目之一,初中生物的教学会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更准确的掌握生物知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读图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生物学技术也有了极大的进展和突破,其运用范围也越来越为广泛,这也就赋予了生物教学更为重要的地位。而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生物图片往往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探索出有效的图片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认图和识图的能力,这是未来生物教学中教师所必须探讨的重点问题所在。
1巧寻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识图
对于生物学科来说,其读图的能力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更为重要。对大多数个体来说,读图与生物的学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读图能力培养则作为重要的学习为大多数学生和教学人员所接受。生物教学中大多数图像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发动学生去寻找存在于这些图像之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总结,方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一般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镜像对称类的,这类对称图主要是存在于人体器官中,在进行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学习时,尤其是部分对称器官,可以进行相关总结,总结出哪些器官在外形上大约是镜像对称的,这些器官在身体的分布位置,这些器官的作用机能和主要职能等,通过举一反三式的教学方式,更能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例如肺,是呈镜像对称的,肺分为左肺和右肺两部,它是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肾脏也是呈镜像对称的,它分为左肾和右肾,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体内的废物,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采用这种方式,往往能够使学生记忆的更为深刻一些。其次,还有中心对称,例如显微镜成像中,由于显微镜的作用原理是由两个凸面镜成像得到的,这就使得显微镜所成的像是中心对称的,向上移动载物镜,图像会向下移动,向左移动载物镜,则图像会向右移动,除此之外,在视野中所看到的左上角的东西,实际上应该在载物片的右下角。中心对称多出现在显微镜成像中,这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联合中心对称进行讲解,往往能够方便学生对其进行掌握。最后,还有许多生物体的外形或者内在结构是左右对称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可以通过介绍左右对称,方便学生对其结构进行记忆和理解。介绍上述对称,总结出相关规律,对于初中生生物的学习,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积极探索,挖掘图中隐含条件
图片有一个很为重要的特点,就是信息量较大,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是由绘者所决定的。初中生由于所掌握的生物知识比较少,观察力不够,经常会出现对生物图片的重点掌握不清,这就需要老师的专业指导。教师在进行图片知识的传授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出图片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而不忽略生物图片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例如,在进行生态系统图片的学习时,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构成可以分为生物成份和非生物成份。非生物成份多为生物生活所必须的阳光、水份和空气等,生物成份则指的自然界中的各种各类的生物,一般可以按照其营养来源的不同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一点是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和区分出来的,不容易区分的点在于,生物成份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定义,以及其中能量流动的内在联系。这些东西虽然图上会进行相关的描述或者标注,但是学生往往难以注意到,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进行讲解。生产者一般来说在图上会用植物进行标注,这对于生产者的定义是远远不够清晰的,教师应该进一步指出生产者是指的生态系统中能够将无机物变为有机物的生物组成部分,他们中的大部分是绿色植物,同时,对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定义也应该进步的进行解释,消费者是指的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为能量来源的生物组成部分,而分解者则是指的生态系统中能够将有机物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生物组成部分。除了上述定义以外,教师还应该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这是学生不易在看图过程中发现的信息。
3将模型引入到教学之中
生物教学的不少内容的难度都比较高,并且因为其内容的特殊性,不少学生并没有见过相关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通过模型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容,学生对具体知识才能够有更加清楚的认识。通过模型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具体化,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此外,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的难度,总体来说教师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方式进行教学。生物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生物教学要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之中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看图能力的培养其实同样如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的时候同样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读图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选择难度系数比较小的图,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方法之后在慢慢的提升其难度。在进行基础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交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读图技巧,并且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这样可以拉近学生和生物知识之间的距离。在学生熟悉了之后慢慢的增加难度、选择更加抽象的图让学生解读。举个例子来讲,笔者在教学血液循环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会首先让学生通过模型对血液循环的主要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将模型进行拆解以帮助学生对血液循环的内在机制有更加深入的基础和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具体的印象,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够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
4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技术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之下,教师可以将原本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的现象和内容通过影像展示给学生。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之下,知识的载体不仅仅可以是文字,同时也可以是图像、音频还有视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的容易。同时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按照教学需要对图像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效率,让学生在接触知识的时候更加的有积极性。此外,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的立体性和生动性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通过FLASH教师可以将一些生物现象做成动画让学生看,这样教学内容就更加的富有吸引力了。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会驱使学生认真的观察和学习。
5让学生动手画图
读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读图,通过画图同样能够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动手画图。这样学生对图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就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认识,这对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够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
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绘图,学生通过自己画图可以加深对生物图的认识。学生绘图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初期是照着样图画图,然后是依照记忆画图,最后是凭着理解画图。老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安排不同的绘图要求,这样才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讲解生物图时可以先让学生按照书上的插图进行描摹,先令学生对生物图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然后老师再完整详细地讲解生物图,这样学生对生物图就有了更深入具体的理解,接着就可以凭借记忆再将生物图绘制出来。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绘图可以了解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再根据这些信息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最后,学生在灵活掌握各个生物图的内在规律后,老师就可以灵活出题,学生就真正地掌握了这些知识。
6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广大教师要仔细考虑如何才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只有培养学生真正拥有比较强的读图能力才能够为学生未来的生物素养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浅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插图[J].生物学教学,2018(11).
[2]刘艳华.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一些看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