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讨论式的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但在实践中,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大于实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完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要在教学实践探索寻求一种让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的一条道路,让初中语文教学达到另一个高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新课改中语文教育指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知识的同时,积极热情的参与讨论以及其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互动学习,互助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育中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由于它存在很多优势,所以深受老师的青睐。
小组合作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是一项任务分配明确的互助性学习形式。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享意识。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习小组进行优化管理,不断完善小组合作的课堂行为方式,才能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化。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由于学生对所有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就可以以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大胆的进行探讨和学习,将自己的观点阐述给对方。并且在思维的交换和碰撞过程当中,更加深层次的对问题有一个把握性,使那些少言寡语的内向学生提高了学习热情,使性格变得更加活泼和开朗。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教师要与学生积极的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在交作业时也可以规定每一个小组,共同完成的作业,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相互的辩论和讨论,积极的交换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共同参与热情。学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共同提升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3、有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在利用团队协作教学过程当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能引导自我为教学中心,利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过于被动,所以教师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在主动的探究过程当中,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要进行细致耐心的引导,同时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帮助,使学生能够在共同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成长和提升。教师与团体有机的融合到一起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真正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帮助学生进行拓展和提升。
二、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完美的,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后得到的的教学效果远远低于其他教学方式。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其原因在于小组合作教学在实施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导致很多小组学习趋于形式化,不符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在理念,所以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现阶段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其原因在于老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组织小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组织小组学习时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而且小组讨论过程中往往都是喧闹不止,毫无秩序可言。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和老师的组织有很大关系,所以教师自身素质也要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而提高,在组织学习中,老师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及时指出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性的参与小组学习中去。此外,传统教学中课时安排往往十分紧密这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存在着时间的限制,因为小组学习需要较多的课堂时间,这就导致教师往往为了正常教学内容的进行而缩短小组讨论时间,使得小组学习根本得不到真正的进行。
三、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迎合了新课改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主要观念。小组合作在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善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小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提出几点意见。
(一)初中语文教学时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以基础知识为主,结合新课程理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以基础知识为根本,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科学的制定学习任务,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在相互帮助中共同进步。
(二)很多老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时无法改变转变教学观念,所以对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很重视。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激烈,合作意识已经成为现代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素质,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传统教学中,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意识缺乏,这对于将来要步入社会的的学生是不利的。因此,要想小组学习有效的进行,教师就要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充当指挥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及时地为学生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结合作能力。
(三)当然,小组合作的学习必须在学校和老师共同的努力下才可能很好的实施和进行。首先,学校方要加强对小组学习模式的重视,还要为小组合作模式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养成提供强大的支持。这就要求学校教学评审标准不能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衡量,更主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更好的进行下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讨论式的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但在实践中,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大于实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完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要在教学实践探索寻求一种让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的一条道路,让初中语文教学达到另一个高度。
参考文献:
[1]林志强;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2]范立强;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