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生命活力的展示场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彭璐茜
[导读] 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
        语文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它关系着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人生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而语文课堂又是学生生命活力的展示场,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智慧与能力的挑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经验,真正地体现语文教学中的“三要”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把学生当成主人,树立全体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语文课堂真正的达到顺应其天性,启迪其灵性,诱发其悟性,激发其创造性,体现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展示学生的生命活力。可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地展示学生的生命活力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一、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展示场。
        无论是以往的传统教育,还是现在的创新教育,“说”字肯定是离不开课堂,以往的“说”是老师说,学生听;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彻底改变了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它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说”字还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说,让学生成为对话的中心,充分展示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对话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式的对话,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式对话,即在阅读课文中训练分角色朗读。许多老师在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喜欢把自身置之度外,作一名忠实的听众。等学生朗读完了以后,就给学生作出一定的评价。其实,以其洗耳恭听,为何不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共同承担一定的角色,共同作出评价呢?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做组织者,更重要的要做参与者,把自己和学生融为一体,在朗读式对话中,老师如能及时参与到学生中去,并且和学生共同来评价,我想,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力,而且也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在教学分角色朗读时。首先是自己也承担一定的角色,和学生共同对话,然后,让学生帮我作评价,学生之间也相互作评价,这样下来,我的学生都能聚精会神地去聆听别人的朗读,把自己承担的角色也读得一个比一个精彩,师生相互评价时更是热火朝天。好的,不好的,都说得淋漓尽致。
    (二)讨论式对话,这种对话是针对同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新的观点。当然,这种对话并非是让整个课堂通过讨论而显得课堂混乱,它反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大胆陈述。这时教师必须作一个好的组织者,这样才能使讨论取得好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导读《景阳岗》一课时,抓住武松打虎中的“三闪”,引导学生对“闪”这一动作作了富有情趣的“对话”。
        师:“闪”是什么意思?
        生:(查字典)“闪”就是侧转身体躲避。
        师:既然“闪”就是“躲”,那为什么作者用“闪”不用“躲”?我们来讨论一下好吗?
        生:“闪”显得动作快,“躲”比较慢。
        生:“闪”的动作灵活,而“躲”有点笨手笨脚的。
        生:“闪”是主动躲开,而“躲”显得被动、胆小。“闪”比“躲”好。
        师:武松为什么一开始就用“闪”的办法来对付老虎的进攻?
        生:武松是条好汉,但冷不防遇见老虎“吃那一惊”,自然要先闪开。
        生:因为老虎来势凶猛,这时和它硬拼不是好办法。“闪”可以避开老虎的凶势,消耗老虎的体力。


        生:我觉得武松不是单纯地“闪”,而是边闪边想,摸清老虎底细,寻找进攻机会。
        师:讨论得真好,现在你从“三闪”中看出了什么?
        生:从这里武松的“三闪”正是他机智勇敢,灵活大胆的具体表现。
        (三)表演式对话,这种对话是学生在表演时进行的对话,非常有趣。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展示。比如,在阅读课中,可以让学生担当一定的角色,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口语交际中,也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自愿组合,分小组进行表演,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语文课堂,创新能力的演示场。
        创新教育中,要使学生在想创、会创、能创、敢创的基础上达到真正的求活、求新、求异、求同,使他们的眼能有所新发现,脑能有所新思维,手能有所新作法,口能有所新观点,必须重建以下观念:
        (一)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克服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打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
        (二)教师观,教师做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做活动的促进者,培养者和引路人。
(三)学生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做到因材施教,谋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产生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
        三、语文课堂,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场。
        创造性思维在语文课堂中可分两层,一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师提出的疑问进行的独特见解。二是学生自主地凭借语文素养找到新异结论,语文课堂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首先,语文课要多角度进行,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课外也要贯串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思维,比如采取唱歌、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也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其次,语文课要采取联想、想象、推想、摧摩,体味,推敲,置疑等思考方法,比如给故事接龙,写想象作文,猜测人物内心活动,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感受等。其次,语文课要有创意,要摆脱以往教学的束缚。再次,语文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四、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场。
        语文课堂中,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合作是重要的组织形式,而探究是学习的过程,也是铸造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精神。自主学习的“自”不单指个体,更重要的是群体,学生自主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做自己的事。那么,是否不要老师了?老师更重要,只是不再做“一问到底”、“一讲到底”的工作,而是要扮演一种新的角色。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间互动的学习,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学习。而合作学习相对于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必须要学生之间的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建立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共同完成承担的任务。而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重在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等特点。
        五、语文课堂,综合能力的培养场。
        语文课堂中,不单只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它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地,学生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思维,创新等等都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充分展示。比如,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感情,阅读能力,写作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口语课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等。
总之,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绝对会有优秀的教学模式,他们一定会寻求全新的教学理念,从各个不同角度,各个不同方面充分展示学生的生命活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