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教师的职责之一便是观察幼儿的活动。幼儿的活动离不开体能运动,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可以很好地对幼儿的体能发展进行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幼儿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体能运动开展的成效,以便于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关键词:记录;幼儿体能;发展
一、幼儿教师记录的方法
常用的记录方法有日记式记录与轶事记录,具体采用何种记录方法,幼儿教师需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教师记录时若无任何媒介,仅凭回忆幼儿当时的活动情况,往往会模糊观察到的某些细节,甚至忘记观察到的某些细节,如果不及时记录,大脑里记忆的画面会变得浑浊,表达也会含糊不清,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十分不利,因此,观察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记录,这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在记录时可以选择纸笔记录,方便的话也可以选择用手机、摄像机等拍下图像随时记录。
二、记录原则
(一)观察记录要从研究问题出发
本次研究的是幼儿体能的发展,则教师应以幼儿体能情况的变化作为记录方向,以“运动方舟”课程为例。方舟可以被铺在地上,让幼儿在上进行走、爬、跑的活动;呼啦圈可以用来进行单脚跳和接力…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记录每一种形式的运动,观察幼儿的运动情况。
(二)从最原始的记录数据去分析评价
很多幼儿教师观察前往往没有设定明确的观察目的,因此观察时无法完全准确掌握观察的重点,基本上观察等同于了观看,所以记录下的内容往往都是流水账,提炼不出有价值的信息,很多时候有些幼儿教师由于观察时没有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记录的信息都很模糊,模棱两可,甚至记录的内容和最初观察到的不符,导致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产生偏颇,因此也就无法准确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所以教师一定要从最原始的记录数据去分析评价。
(三)每个幼儿都有发光点,都值得被观察
在如今的幼儿园里普遍有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往往会将焦点放在那些特别懂事、表现优秀抑或是特别调皮等特点十分突出的幼儿身上,将他们选为重点观察的对象,忽略了那些表现平平、特点不突出的幼儿,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和借鉴,因为每个幼儿都是平等的,他们都值得被关注,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每个幼儿身上都有发光点。因此,选择特点十分突出的幼儿去重点观察这样的误区应该去避免和摒弃。
(四)确定观察对象
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观察幼儿时需确定观察对象,大范围大批次的观察,不仅会降低观察记录工作的效率,还会浪费幼儿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观察某一个幼儿,而不是选择观察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幼儿,否则最终会导致观察指向越来越模糊,观察变成了观看,那么就达不到预期的观察效果。
三、如何记录
(一)建构观察记录框架
确定了观察目的后,教师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建构框架,简单来说就是将观察的整个过程用图式或者文字等别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在实践观察时脑子里就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在引导着教师如何完整全面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建构观察记录框架的内容大致如下:
①确定观察目的;
②知道观察记录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
③选择合适的观察记录方法;
④制定观察记录计划;
⑤选取观察记录的媒介,如手机、纸笔、摄像机等;
⑥将观察付诸实践,即实施观察;
⑦及时记录;
⑧ 整理、分析观察记录的内容并评价。
有了条理清晰的观察记录框架,让教师的观察记录变得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在做一件事情时,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对事情的成功起着极大的有利作用,建构观察记录框架也是如此。
四、记录要领
(一)记录内容必须实事求是
记录以图表、文字等形式将观察内容呈现出来,幼儿教师根据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因此记录的内容必须要真实客观,不能掺杂太多教师个人的主观判断和主观情感,会影响教师最终对幼儿的评价结果,导致评价水平偏颇,因此记录的内容必须和事实相符。教师记录时必须是根据事实客观记录的,不能有不客观的猜测或臆断内容。
(二)记录信息必须有分析的价值
记录的内容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还必须具有价值和分析的意义,倘若记录的内容都是如流水账一般或者记录的都是无关重要的信息,那么记录其实是毫无价值的。有价值的信息就是契合观察目的或跟观察目的有重要关联的内容,也是对分析和评价结果有影响的信息。教师记录时一定要挑关键的信息点记录,将一些影响评价的重要细节记录下来,这样对教师的整理分析是有帮助的。
(三)分析与评价结合
分析就是通过思考去理解和探析幼儿的发展状况,去深究这些变化背后的缘由。评价就是针对教师对幼儿观察记录内容的整理分析进行指向性的客观性的判断和总结。观察与记录为分析与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与评价是对观察与记录的最后总结与完善。因此分析的结论必须与最终的评价结合,否则在真正的教育实践中就发挥不出作用。
结合以上四点策略,能保证体能活动时教师进行观察记录的有效开展,也为教师帮助幼儿全面发展铺开了一条宽敞的路径。
五、教师观察记录的注意事项
(一)即时记录
幼儿的某些行为发生往往是一瞬间的,因此在发生后及时记录非常重要,不至于遗漏某些重要的细节。当然,记录的文字最好简洁明了,不要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语言,这样不会导致之后的分析评价有太大难度。如果当下比较忙碌或有别的状况发生,可以先将关键的重要的细节记录下来,随后再进行再忆和补充,完善信息。
(二)每个幼儿享有同等的被观察权利
有些教师在选择观察对象时有点“投机取巧”,她们坦言只会观察那些特别调皮或者表现特别优秀的幼儿,对那些比较乖巧懂事或者表现中等的幼儿没有太多关注,因此这些孩子特别容易被忽略。其实教师的这种行为欠妥,因为每个幼儿都享有被观察的权利。他们处于平等的位置,不能因为他们的特点不够突出或者亮点不够明显就给予他们过少的关注,只要教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每个幼儿都有他们独特的个性,他们值得教师花费精力去关注和重视。
(三)记录必须具有真实性
有些幼儿教师观察幼儿时比较敷衍和随意,观察的内容很表面化很浅显,那在记录下来的信息自然就比较空洞,没有太大价值,有时有些教师甚至会凭借自己的主观猜象去杜撰记录内容,有些行为是幼儿并未做的,教师就会根据自己模糊和模棱两可的观察内容去记录下来,毫无疑问,这对教师评价幼儿的发展状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客观。因此,教师的记录必须真实,不能有任何的虚假细节或信息。
(四)观察记录时要有耐心
在观察幼儿时,耐心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十分重要的一个品质。不难发现,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很多事情时如果耐心不够,往往会把事情变得很糟糕,结果就不尽如人意。观察记录幼儿体能发展时也是如此,倘若教师观察幼儿时完全表现出不耐烦的姿态,毋庸置疑,教师的观察记录工作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没有投入其中。幼儿极易情绪化,自控力不强,在活动时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棘手状况,这就需要教师耐心观察幼儿的这些变化,从变化里了解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情况,后续做出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小兰.观察记录——幼儿发展评价的一种途径[J].学校管理与发展,2010(7).
[2]王梅香.如何观察促进幼儿发展[J].教育研究,2007(9):16-17.
[3]杜丽静.做善观察会观察的幼儿教师[J].中国教育报,2013(5):19.
[4]谈心.观察幼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J].当前学前教育,2009.12:15-17.
[5]庄婉瑜.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3):70-72.
[6]庄婉瑜.幼儿园生态式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6(3).
[7]王艳云.问题引领: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J].幼儿教育,2008(9):10.
[8]孙彩霞.如何有效开展区域观察与记录[J].福建教育,2014(46).
[9]陈颖.马丽洁.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观察的问题和策略[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6(1).
作者简介:周雨婷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第三幼儿园教师 18185413186 3855923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