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李贵超
[导读]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更应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
        摘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更应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小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评价用语的影响,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用语的运用很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评价用语,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励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数学;有效运用
        前言: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习惯性地采用“你太棒了”或者给予小红花来激励学生,这种形式的评价语言太过单一,一开始使用的时候,学生还有新鲜感,可以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学生会产生厌烦感,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一、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萧伯纳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有自信心的时候,其可以将渺小化为伟大,将平庸化为神奇。众所周知,自信心是影响人终身发展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当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具备了充足的自信心的时候,其自然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之后的学习,造就一番事业。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受应试、家庭教育缺失和教师教学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缺失数学学习信心。一些学生原本对数学学习有着自信心,但是在教师的评价影响下,其慢慢地失去了自信心。比如,教师会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批评那些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直接批评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诸此种种,自然会使学生在教师的批评下,失去数学学习信心。缺乏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学生,就像是一朵失去了水分的花,面临着干枯的威胁。此时,教师就需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学生以鼓励,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的滋润下,获得充足的水分,树立自信心,绽放自己的美丽。
        二、明确激励性语言的使用环境
        一是在学生灵光闪现时。在数学学习探究中,学生经常会突然迸发出灵光火花,且又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但很多学生都难以捕捉到自身智慧火花闪现那一刻。作为课堂的指引者,教师要注重自身智慧火花的捕捉,并把握各种契机来为学生提供科学引导与及时的鼓励。此外,作为过来人,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新思路提供科学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取舍自身一些不成熟的思路,引导其不断突破数学思维局限,将自身各方面潜能全面挖掘发挥出来[2]。
        二是在学生有困难时。对于上课爱走神、学习能力有待提升的小学生来讲,教师应注重激励、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以更科学恰当的策略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透彻理解与高效掌握所学数学知识。
        三是在学生质疑时。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不间断提出问题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也不例外。在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方法存在不理解是及其正常的事情,所以,在学生产生疑问时,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相应问题寻找到更妥善的解决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若能够给予学生恰当激励,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安全感,也能够为其后期学习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究能力。


        三、拓展激励策略应用范围
        使用激励策略的过程中要明确策略的应用范围和目标,因为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力度参差不齐,所以使用千篇一律的激励策略就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进度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划分,从而制定不同的激励方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既使学生获得第一手感性资料,为他们深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打下基础,又使这一抽象枯燥学科的课堂变得有生机、有趣味。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搭配问题时,可以事先让学生拿来几件上衣和几件裤子,在课堂上亲自动手搭配。一进入课堂,就能看出学生很有兴趣:“老师,我去搭!”“老师,我去!”几种穿法呈现在眼前,搭配方法和搭配规律也很清晰地进入学生头脑。在教学“包含除”除法和“倍数问题”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拿来两种物品。学生动手将自己的物品分一分,也可以两个同学之间各取一种物品一起分一分,体会“包含除”和“倍数问题”的含义,从活动中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安排,学生对分一分的活动兴趣盎然,又促使他们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更牢固地掌握问题,实现有效学习。
        四、积极引导 分层教学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主要靠语言,教师语言情感的流露,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影响特别大,学生们会随着你富有激情的语言进入到兴趣中去,随着你鼓励的语言投入到认知中去,随着你赞扬的语言沉浸到成功之中去,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准确、清晰、精炼,更重要的是要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励性。低年级学生心灵比较脆弱,教师过多地指责和过高的要求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降低其自信心,削弱他们的创造兴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个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好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采用“你真棒!”“再想想”“谁有更好的办法?”等等富有激情的语言。?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忽视和批评,尤其应该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引导。此外,发现“闪光点”,以表扬和激励的方法促进使学困生转化。学困生存在着较强的自卑心理,教师应注意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在激发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使它们在获得愉快的精神体验的同时,感受到温暖和信任,从而产生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进步向上的内在驱动力。
        结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精心设计、有效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加强激励策略的科学应用,既有助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拓展,也能够为其各方面学习潜能的挖掘与发挥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自雯.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比大小”的教学设计与意图[J].新课程(下),20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