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进而影响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小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学科,受到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所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上课质量,创造优质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然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面有更高的水平。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可以为学生创造更轻松愉快的上课环境,培养学生交流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上课质量,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生在未来的全面发展,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研究重点。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探究课堂互动给教学带来的积极性,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游戏巧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游戏教学的基础条件。小学生虽然理解能力不强,但是都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在制定趣味游戏教学方案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思维特征,利用游戏形式巧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合理的教学情境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具象化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优质的学习能力。
在这一步,教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情境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理解压力,从而达到以趣味游戏情境增加课堂趣味性,活化课堂气氛的目的。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游戏情境中,这样可以促进师生互动,让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不再遥远,学生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有利于学生消除对数学课堂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对趣味游戏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显著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游戏教学时,应该把教材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趣味游戏中渗透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拉近学生和数学概念的距离,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也让学生养成以生活的视角看待数学、寻找数学元素的优良学习品质,实现生活化趣味游戏教学,全面开发小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提升趣味游戏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课堂提问环节,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数学课堂提问作用的发挥与教师提问的方式具有直接关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尽量多提问具有趣味性以及启发性的数学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中增强数学综合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知识的时候,组织学生实施实践操作,指导学生把手中的八个圆平分,并要求學生拿出一份来,在此操作的前提下提出下列问题:(1)为什么都称之为一份,但是一些同学是一个圆,而另一些同学是两个圆,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四个圆呢?(2)思考一下你们所得到的一份能够用分数怎样表示呢?小学数学教师借助这种启发性的问题提问,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可以跟随教师思路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掌握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之处,在综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应该适当漏下部分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慢慢挖掘,当问题被提出来之后,再进行解答,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印象,还能够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与推理能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三、教学内容充分讲解,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教育渗透
数学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教学目的,这种思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充分讲解的方法,其实就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过程。学生会模仿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模仿教师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认知,慢慢地也就形成了自己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方式对一些数学知识进行充分地讲解。不要用“就是这样”“必须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会制约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四则混合运算中,一些学生总是忘记在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教师在教学时,也把它当作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定,没有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如,7+3×5,按照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答案是22;如果按顺序从左到右,就变成了50。那为什么要先算乘除呢,首先,要知道乘法是什么,乘法就是同一个数的连续相加,3×5就是连续的3个5相加,即5+5+5,那么7+3×5就可以看成是7+5+5+5,而我们计算7+5+5+5时,根据加法的结合律,7+5+5+5=7+(5+5+5)=7+3×5,因此,不难看出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这不是四则运算的规定,而是数学运算的规律。
四、家校联合,保证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家庭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家长错误的教学方式给予改正,多与家长沟通,并提供给学生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家校联合,让学生的心理上没有不利的因素影响,保证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这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
结语: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中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说出自己想法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数学这样一门需要不断思考才能更深入学习,获得真知的学科。小学生数学教学还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研究,找出更好的、更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收获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芳.情景教学法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作用及其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4).
[2]蒋磊.让真实有效、和谐民主成为数学课堂的永恒底色——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2(24):13.
[3]沈永青.小学低段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