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才兼备的综合素养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人力支持。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我国所有教学工作者共同的目标。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不仅局限在思想品德课程上,而是在各个科学中积极推行德育教育。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学科,分析了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有才无德的人及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只能是昙花一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逐步加大了德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小学生并未建立起健全的三观体系。一旦学生的思想品质出现问题,且得不到及时干预,就会影响到三观体系的建立。各个学科特点具有着差异性,因此,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需要将学科特点与德育教育有效融合起来,提升德育教育质量。以下内容从作用与途径两个方面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一、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教育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被推行,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教学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小学教师受到过往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工作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造成德育教学质量欠佳。
相较于幼儿教育阶段,小学数学知识量逐步增加,且知识难度逐步提升。作为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二者间的关系。在将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的同时,也需要将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德育知识展示给学生。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正确处理德育知识与课堂知识间的关系
数学知识中蕴含着德育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将两项教育有效融合起来。比如,在讲授圆周率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祖冲之热爱数学,苦心钻研数学的故事宣讲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的良好品德。亦或者,在学习人民币单位换算方法时,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延伸,将爱国情怀与之联系到一起,养成爱护国家,捍卫国家名义的良好品德。
(二)提升渗透方法的灵活性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具有着多样性,教师切勿一刀切,将一种渗透方式应用于所有德育知识教育中。比如,在讲完计量单位知识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家长与学生共同讨论以下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所带来的好处?学生与家长均具有着差异性,所得到的答案也各有不同。
有些学生与家长会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思考,每个人节约一张纸,整个国家就可以少砍掉大量的树木,进而提升空气净化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
(三)与技能培训相融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推理、求证等解题训练,来帮助学生形成定势思维,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在形成中,教师可以凭借严谨、循序渐进的数学练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认真严谨的做事风格。
(四)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良好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生活条件一般较为优越,并无法真正地理解何为勤俭节约。作为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宜地向学生传达勤俭节约的含义。比如,在学完数据整理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每位学生记录家里每个月的用电量,并由班级负责人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一个月、一年里的用电总量。在帮助学生掌握到数据整理知识后,可以将教学偏移到节约用电的措施上,以此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思考,锻炼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融合日常生活,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因此,数学教育也需要结合生活而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找出与教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参照物。实践表明:通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不仅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了所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也可以为德育教育渗透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比如,在小学生的周围,有很多与锐角知识相关的实物。教师可以将五角星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了解何为锐角,加深对锐角概念的理解,并适时为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三、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程。各个学科知识中均会涉及到德育教育。因此,各科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进行德育教育。学科知识具有着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制定德育教育措施时,需要认真研读教学内容,并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提升德育教育质量。以上内容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现状,并进一步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学工作者以参考,进而大力提升我国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红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7(11):126-127.
[2]薛金桥,郇新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学周刊,2018(1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