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童星
[导读] 本文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一条全新的教育途径
        摘要:本文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一条全新的教育途径,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和个人情感经历,萌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重新感受到数学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并能够根据数学学习的结果去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以本文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目前所存在的误区,认为主要表现为重视程度不足和应用过于死板,随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建议联系生活进行生活作业的布置,并且在应用形式的选择上应遵循多元性和有趣性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圆;多媒体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当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弱,是主要是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十分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性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略显困难。而学生对于被捆绑在课堂之上进行被动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偏弱也是情有可原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
        1.1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开始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也不断的更换着自身的教育思想。但是总的来说,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重视程度仍然相对较弱,在实际调查和本人的教学经验当中,也发现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虽然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会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是对于生活化教学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都有所欠缺,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小学授课的特点限制,小学数学教师很难带领学生进入到社会领域中进行实际的体验,而当教师布置了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和客户练习的时候,在家庭教育环节家长是否能够督促学生进行完成,这同样也是一个未知数,甚至很多小学家长均表示,这样具有生活实践特点的数学作业,本身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次额外的负担和教育压力,因此并不愿意去实践这种生活作业,所以就导致小学数学教师陷入了恶性循环,更不会布置这方面的作业了。
        1.2应用过于死板
        即便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意识到了生活化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效率提高和学生兴趣提升的关键作用,可是在应用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会通过题目创编的方式,将原本的应用题题面内容和信息变得更加丰富,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后面一些应用题目,例如在计算题的创变过程当中,不再以单纯的1+1=2这样的等式作为练习方式,而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思考,例如在题目中写,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小红买了一支铅笔,那么两个人一共买了几支铅笔,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看上去是对生活文化教育理念的应用,但是其应用方式却过于死板,并没有领会到生活化教学法的精髓也不能够促使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所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2.1联系实际生活布置作业
        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就应当遵循着生活化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考虑对不同生活元素的应用,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基于对实际生活的思考,并能够通过实际动手参与生活实践完成作业。举例来说,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的人教版数学课本当中,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内容都是可以使用生活化教学法的,例如第5单元的元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对语言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并能够利用语言进行不同的图案设计,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归到家庭环境当中,搜集一下自己家里都有什么物品是圆的或者有什么样的布艺工艺品,上面有圆形图案,让学生将这些设计下来,并且基于自己对于圆的认知设计趣味性较强或更具有美感的图案;不仅如此,在进行这一单元知识总复习的时候,教师同样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布置相应的作业。如根据本单元课本上的预留练习题目和复习题目确定起跑线这一综合性实践问题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入到本市的体育场内,或者直接在学校的操场内进行演练,通过实际测量和操作的方式思考,为什么在运动会竞赛当中起跑线的设置是具有层次性特点。
        2.2应用形式更加多元有趣
        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打破对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过于僵化的固有教学模板,而是需要采取更加多元且趣味性较强的应用形式,举例来说建议采取问题引导法,通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问题提出使得学生能够快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的复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你们都有没有借过给别人钱呀?有没有借过别人的钱呀?那你们是不是也会写一个账本呢?在账本上你们将怎样去表现借给别人的钱和你借别人的钱之间的差别呢?通过这种源于实际生活的问题提出,使得学生们在借与还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或者是这种兴趣学生们将以高度的注意力完成接下来的学习。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借与还之间的差异来阐述正数和负数之间的概念区别。
        三、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法指的是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依托于实际生活,令学生在真听真感受中获得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兴趣较低,通过生活化教学法带领他们进入大自然,进入社会当中进行体验和感受,在体验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获取,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喜德.如何打造小学数学生活化高效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81.
        [2]李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