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处于重要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学尤为重要。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性的学习,可以通过良好的计划、监控和评价等认知策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务必要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此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学能力 教学
前言:自主学习作为一项学生主动的、能动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确认学习目的、选择学习方法、确定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并制定出一套能完全反应其真实情况的评估体系。这些对学生来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对学生来说都是挑战,特别是数学这门课程,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都比较的难懂、难学,学生在本科目实现自主学习的难度就更大了。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就使得当下我国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的现象。
一、创设促进学生自学的情境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由学生在情境中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与课本知识紧扣,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而且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个西瓜,分给沙师弟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
此外,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学生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自己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最终为生活服务,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为了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在教学时尽量把题目改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明白学习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去观察一下储蓄所的储蓄利率表。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创设一种模拟储蓄的场景。让他们填写存单,计算到期利息、本息,思考讨论最合算、最经济的储蓄方法,同时还加入有关利息税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堂合作帮助学生养成反思习惯
反思反思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是数学学习中的精髓所在,教师可以通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主要体现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两方面。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要将学生放在首位,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时间和表达空间。例如教师在进行低年级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于单位没有明确的概念,题目中问:这箱苹果有多重?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是这箱苹果有30重,缺失了最重要的单位。面对这种问题,如果教师只是多次在课堂上强调,会发现很多学生依然还会犯错,教师不妨换个思路,询问学生:“你今年多大了?”学生会回答:“我今年7岁了。
”这时教师可以故意给出错误答案:“大家应该说我今年7大了!”学生都会哄笑,但是突然发现,原来我这样回答是错误的,在应用题的回答中应该用正确单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决数学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重生生合作。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自己的预习教案做出反思,同组成员相互批阅复习部分的题目是否正确,新课探究的部分中题目是否正确,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检查引起反思;另外,在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只关注自己的解题结果是否正确,不关注解题的方法,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再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高效的解题方法。
三、培养学生预习、阅读、复习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
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有三种层次:第一种是课前看一看课本;第二种是看课本做做练习;第三种是看课本后自己做简单的总结,找出自己的收获或困惑。学生达到何种层次,与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查有关。不同章节应该有不同的预习要求。
(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阅读时,眼睛首先从书本或屏幕上感知文字或图像的信息。然后大脑进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提取、处理需要的信息资料。
(三)培养学生良好复习习惯
学生进行复习,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种是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第三种是安排时间复习,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教师应从“教”的角度唤醒学生“学”的意识,尤其是对缺乏认知基础,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应适当加大教师指导所占的比重。学生只有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进一步主动探究、学习。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结语: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已逐步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教育发展潮流。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独立思考习惯、预习习惯以及认真听课习惯的培养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有效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充分发挥,帮助其实现一种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旭霞.浅谈小学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01):82-83.
[2]许圣绘.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9):121.
[3]李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