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杨丽娟
[导读] 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比较的抽象,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
        摘要:
        数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比较的抽象,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又因为小学生是处于思维形成的初级阶段,往往对于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很薄弱,所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完成小学数学课程学习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而言,师生间的关系是单向的传达关系,往往都是以老师为授课的中心,然后把知识传达给学生,这整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被动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像一台飞速运转的机器,不断地在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这就造成了学生长期的学习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对于数学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针对于这一学习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得到重视起来,本文通过简单介绍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兴趣化课堂构建中的具体策略,来深层次的分析兴趣化课堂构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方面的能力都比较薄弱,往往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都很难融会贯通,所以开展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化课堂构建,可以在枯燥的课堂上增加一点生动性,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跟随老师的步伐,也能够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的掌握度。
一、开拓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
        在日常的数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1],只是对学生不明白的基础知识提供解决方法,而课堂真正的主体还是学生本人。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老师起到了主体作用。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少,老师也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即使为学生安排了数学学习任务,学生也因为对课程提不起兴趣而放弃学习,从而使数学的学习效率低下。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及时地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开拓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在上课以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让他们可以自发的进行数学学习和讨论,老师在其中起一个指导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面对不懂的概念和难题的探究精神,不仅提高了每位同学的积极性,还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提升。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挥主观能动性
        目前教学模式理念应该做到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因为班级的整体学习面貌而忽视了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把所有的学生积极的调动起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针对于某一知识点出几个题,组织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做答讲解,讲解完之后,老师再对他们的思路展开优化和拓展,让他们能够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遗漏之处,从而更加卖力的学习,这样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效率亦有很大的提升。
三.开设多媒体课堂,视频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方式[3]。因为小学生对于其他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很顽皮的,具有好动,浮躁的特点,所以不能让学生只学习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去网上找一些适合学生观看的,同时对数学学习有帮助的网络视频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可以在开心的氛围中完成课程的学习,这样会使得数学课堂的学习变得事半功倍。同时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从兴趣出发,从学生们愿意接触,愿意学习的事物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都爱对图片和视频进行分析,不愿意只是面对干巴巴的书本,单调地学习。所以,如果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就能改变以往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新技术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总结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便于教师对数学课程的开展;另一方面,数学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有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不能理解之后就对此产生了抵触情绪。应对这种现状,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放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一些新型的授课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授课阶段注意到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照顾到每个学生,鼓励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通过有效引导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兴趣化教学前提要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反馈,认真改进做出相应措施,为学生提供优秀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课堂学习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森云.关于小学数学兴趣化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45-146.
[2]张海娥.用好数学情境,凸显数学本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144.
[3]辛华,孟宇.变枯燥为兴趣化平淡为高效——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的路径[J].内蒙古教育,2015(2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