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综合素养。基于此,小学教师要深入研究学习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掌握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并在其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有效培养
引言: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这既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也是当代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因此,小学教师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的重视,并且还要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创新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述
对于核心素养而言,其主要是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所需的重要能力以及品质,这些良好能力品质的具备,能够促使个人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从而实现其长远的发展。其中数学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快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素养,其中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这些都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一部分,教师若想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极为有利[1]。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第一,促进小学生自身逻辑思维水平的提升。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的年龄比较小,认识水平有限,思维水平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也导致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尤其是在理解能力方面,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缺乏全面性。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方式,锻炼学生逻辑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逻辑的严密性得到提升,使得学生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高,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更高,这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2]。
第二,有助于增强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学核心素养而言,其自身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而且核心素养还是一个人自身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形式,若是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其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则能够获得极大的提升。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会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身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则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样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3]。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创设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新课改教育理念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因此,小学教师若想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则需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设置出合理的问题,同时还要增强问题的趣味性,这样也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动力,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探究意识,提升探究能力。另外,教师在设置探究问题时,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确保问题符合教学内容。
比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这一数学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白纸,然后让学生用直尺量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再让学生将正方形白纸进行对折,得出三角形,以此设置问题“如何得出三角形的面积?你能够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设置探究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探究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与记忆,学生能够借助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4]。
(二)开展有效的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控能力不足,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则需要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这样则有利于学生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之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小学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游戏,并将其有效融入到教学之中,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游戏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借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位置与方向”这一知识时,可以设置“找不同”的观察游戏活动,先搜集学生感兴趣的明星图片并对其进行处理,改变图片中人物的位置,将同一明星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观察指出位置存在变化的图片,借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指方向”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在讲台上的站位,快速回答出教师所面对的方向,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力,也能够促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5]。
(三)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对于数学知识而言也不例外,其自身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多数小学生都不会注意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将其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够增加数学教学的生活气息,缓解紧张的教学氛围,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促使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教师需要根据相应的数学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融入其中,设置出合理的问题,借此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另外,小学教师也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内容,利用生活资源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参与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
比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百分数”这一数学知识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合理生活化问题情境:“小明过年收到了1000元的压岁钱,不想交给爸爸妈妈保管,想有一个自己的小金库,就将这些压岁钱存到了银行中,当前银行的活期利率为0.3%,定期利率按照存取时间分别为,存三个月利率为1.43%,半年利率为1.69%,一年利率为1.95%,三年利率为3.575%,而小明短时间用不到这些压岁钱,那么小明可以选择哪种方式存钱?最后所获取的本息为多少?”这样的生活化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学生能够主动解答这一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应用百分数知识。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传统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而小学数学教师若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就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邓曼丽.新课改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数码设计(上),2019,000(006):79.
[2]廖群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292-292.
[3]拜玉林.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C]//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
[4]张明庆,肖广英.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祖国,2019(1):242-243.
[5]杨新桃.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学大世界,2018,000(001):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