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王军平
[导读] 小学生正值发育、成长的关键期,其具有好奇心强的特征
        摘要:小学生正值发育、成长的关键期,其具有好奇心强的特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如想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应该以“数学游戏”为应用方式,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拓宽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路径,进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氛围。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方式

        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效果与质量,数学教师应以提升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工作为目标,以“数学游戏”为依托,在激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与数学游戏的的融合提供平台,并使二者能够紧密结合,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最终实现数学课堂氛围的优化。
        一、数学游戏的含义及特征
        (一)数学游戏的含义
        顾名思义,“数学游戏”是一种以游戏为基础,以数学课程教学为目标的全新数学教学组织形式。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数学游戏能够以其独特的趣味性以及教育性,实现数学学科“学习”因素、“教授”因素以及“快乐”因素的有效融合。由此可知,“数学优势”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数学游戏的特征
        1.数学游戏的趣味性特征
        数学游戏不仅能够改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氛围,还能够增加数学教学工作的趣味性,为小学生直观地体验数学知识、数学常识与数学乐趣提供平台。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将数学教学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托,将相关教学工作融入其中,为小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理论提供保障。
        2.数学游戏的教育性特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之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使教学工作浮于表面。而在开展小学数学游戏的过程之中,学生则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这不仅为学生实现快乐学习提供了基石,也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确保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仅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增进数学教师与学生交流机会的保障。而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则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进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与理解水平的数学游戏,使小学生能够与教师、其他同学一道,参与其中、享受其中,实现有效的学习心得交流,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气氛的优化。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小学生完成数学学习的根基,亦是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师应优化教学氛围,改善教学模式,避免死板的数学教学形式出现于数学课堂之上,造成小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厌烦情绪。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数学游戏为依托,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其学习数学知识夯实基础。


     三、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开展数学游戏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征、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将数学游戏进行细致的划分,即速算型游戏、竞猜型游戏、图形类游戏、竞赛类游戏及数字型游戏。通过相关类型数学游戏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与数学理论的应用水平,还可以提高其实践操作水平,进而使其形成逻辑性的思考方式,为其形成数学思维奠定基础。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平面几何形体作为开展游戏的依据,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几何形体的特征,进而对相关形体的面积或周长有所认知。
        (二)结合学生特征,恰当开展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的参与主体即小学生,而开展主体则是数学游戏本身。不过,由于客观环境与主管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水平以及学习意识大相径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身心特征为依托,科学地设计数学游戏内容,恰当地开展数学游戏教学工作,以确保小学生能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学有所成。同时,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简化数学游戏参与形式与游戏内容,使小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模式之下,完成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
        (三)依托教学计划,科学开展数学游戏
        教学计划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方向,也是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严格遵循教学计划,以组织游戏的形式,激发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其大脑处于兴奋情绪之中,不再使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进而激发其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红白球放入盒中”为游戏蓝本,组织小学生展开“摸球”实验,进而让小学生计算摸到红球或白球的概率,以此实现其对于“概率”这一概念的理解,从而夯实其对于数学理论的理解,并以教学计划为基础,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游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通过形象的游戏活动,诠释数学理论与数学知识,还可以通过鲜活的游戏形式,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数学游戏的积极作用,并以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征,依托教学计划,科学而合理地开展数学游戏教学工作,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避免死板的课堂教学气氛产生,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爽,许红梅.浅谈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12):199-200.
        [2]雒海梅.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08):73.
        [3]张晔.试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76-77.
        [4]黄菊萍.开发数学游戏 助力学习深入[J].小学教学参考,2020(08):80-81.
        [5]吴文瑶,吴静.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