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确保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值得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深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策略
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知识技能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的数学感知能力、数学意识与空间观念等能力素养的总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应当落实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运用理性思维方式实现学生数学能力全面发展。
一、充分利用小学数学教材展开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自制能力不强,大多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很好奇。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层层递进的形式来展示知识点,并配以适当的小例子,让学生能够逐步学习和理解知识,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了思考和学习的方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教师要将学科素养培育工作渗透到每一堂课中,尽全力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根据本章节学习内容的特点设计教学模式,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学科素养培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之前学习的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都是二维平面的,通过这一章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面动成体,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能模拟想象这一实现过程。
二、强化学生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数感对于科学直觉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的数学意识以及数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数学态度以及数学素养水平。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数学意识以及数感,也会有对数以及数运算的适应力和感受力,能够有目的的利用数学知识对数量关系、空间形式以及数学特点进行观察、解释,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发现和感受数学特征。因此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将数学内容灵活的展示出来,教材中的内容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通过已有的数学知识,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可以创设野营的情境,让学生从野餐到野营进行玩耍,寓教于乐,通过玩耍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再如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小朋友进入到城市后的所见所闻,以及城市学生到之后的生活体验。这些生活知识中,学生可以通过万以内的数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和描述,对较大数进行大小比较,能够口算几千几百加减法,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以及符号感。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学习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思想的过程也是其自主去构建数学体系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也要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加入到数学活动里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解决分数问题”一课时,很多教师总希望学生通过绘制线段图的办法来更加迅速地理解这一问题,并做出快速的解答。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完全按照老师的再三要求去做,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还是列式计算,而且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出现在哪里。笔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课引入了一个谜语:“三个小正方形藏在一个长方形里,一个小一些的长方形竖在这个长方形的上面。三个圆在小长方形旁边,两个圆在大长方形下面。学生们一起猜猜这个图形是什么?”起初,学生们仅仅凭着想象无法猜到这是什么图形,直到有同学想到了动手“画图”的办法,按照谜面依次画出来,最终学生看到了“火车头”。对于这种现象笔者邀请同学们主动谈谈感想,是什么促使他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答案。学生这样回答:“假如只是依靠想象,是无法得出结果的,但是动笔将谜语画出来,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在此基础上再教学本节课的画线段图方法,学生们理解起来也就更加容易了,分数应用问题也就很少出错了。这是一个感受画图在数学解答中重要作用的过程。
四、构建知识网络,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数学新概念和新公式比较多,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知识板块化、网络化。通过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对接、网络构建,先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再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 “圆柱的表面积”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的茶叶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继而提问制作这个茶叶罐需要多大的铁皮。然后利用圆柱体的展开图,让学生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它的两个底面面积和侧面积的和,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则是一个长方形。通过给学生一些具体数据,让学生计算制作茶叶罐所需要的铁皮的大小。这样可以将学生之前学过的圆面积的计算、圆周长的计算、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语:对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要从多方面综合提升,多让学生面临数学以外的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安排。与此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对于数学思维的养成也有莫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敢于创新,多多结合实际情景,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于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沈阳大学,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