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如何加强学生素质锻炼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何波
[导读] 高中阶段的学生要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要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需要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中体育教师,要知道对于学生而言,体育不仅要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要起到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和释放心理压力的作用,促进学生消除自身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锻炼;重要意义
        一、高中体育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要求高中体育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教育目标,对学生的基本运用技能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能力和锻炼身体的基本技巧,使学生养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都得到有效发展。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注重高中体育对学生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引导学生参加有意义的体育活动。班主任和学校要积极监督配合体育老师的教学,并适时给予体育老师相应的评价与建议,帮助体育教师对相关的工作积极有效地完成。
        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人们具备的很多兴趣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所在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同样如此,需要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对体育运动进行认识和了解,以此来获得体育运动兴趣。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素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和意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对自己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
        树立和强化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意识,是加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这对养成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是非常关键的。高中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基本体育锻炼,在课余时间,体育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像跳绳、海底捞月等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使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当学生在寓教于乐的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后,就会树立起坚持锻炼的意识,培养起身体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锻炼。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多参加班级活动,比如,高中阶段很多男生都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活动,而很多女同学喜欢打乒乓球和打羽毛球等,鉴于此,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班级活动,或者参加班级友谊赛。这样一来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还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三、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信念
        在高中学习生活中,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体育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积极锻炼学生,让学生的体育锻炼信念得到增强。当然,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大多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这也对高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完成最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学生在体育项目的实践练习过程中,能对体育锻炼产生真切的感受,并通过体育锻炼使自身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进而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新课改理念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各科目的知识进行牢固的掌握,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同时需要学生能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这样在面对各方面压力的考验时就不会因为心理承受能力或者身体素质方面的因素而影响自己的发挥。

比如,有的学生性格较为孤僻,表现得比较不合群,也不习惯与同伴交往,体育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安排篮球、足球等项目,也可以开展拔河或者接力跑等体育项目,帮助这部分同学逐渐改变这种孤独的性格,慢慢融入班集体,从而养成外向开朗的性格;再如,有的同学性格急躁,经常容易动怒,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下棋、慢跑、游泳等缓慢但是持久的运动项目,通过这样的体育项目来调节学生的神经活动,使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增强,改善其急躁且容易动怒的性格。总的说来,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实施体育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交流
        高中时期,学生除了身体上的迅速发育以外,在心理上也在从一个未成年人转向成年人的方向而变化着。身体上的快成熟会使得学生感觉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而在心理上更会认为自己是个成年人了,学生渴望得到像成年人一样的信任与尊重。作为体育教师不用像其他考试科目的教师一样严格要求学生,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做朋友,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素质锻炼难易程度的看法,做出适应调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本节课素质锻炼的任务,在课下无论学生素质锻炼任务完成的程度如何,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支持学生在课外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增加素质锻炼的难度和强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开展素质锻炼的方法。若是每一次体育课,教师都让学生在训练和休息之间循环往复,那么这将会很难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运动,并且主动进行体育运动的锻炼。想要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体育运动,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体育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素质锻炼的过程中插入一些小游戏。如在训练立定跳远这一项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做“图形练习法”,即从内部的小圈向外部的大圈跳,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原地摆臂后小跳,在学生完成了这些训练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火车赛跑”的小游戏。该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小组的队员用左手搭在前面一个人的肩上,然后用右手托住后一人向前抬起的右脚组成一列“火车”,然后整个小组单脚前行到目的地,学生在辛苦的素质锻炼中找到乐趣,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欲望。

        总之,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编,在满足学生身体锻炼需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同时,教师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坚持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锻炼策略,让学生在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改善自己的不足,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杨荣树.高中体育如何加强学生素质锻炼[J].学周刊(B版),2015(7):124.
        [2]付慧宇,张景华,刘浩,等.高中体育考试改革探析: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7(3):275-276.
        [3]李学良.浅议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活动课教学[J].科学导报,2015(14):31.
        [4]韩增滨.加强体育教学,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J].学周刊,2016(9):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