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文提出了在新课标理念之下,高中地理活动化教学的相应策略。建议首先围绕社会实施构建活动情景,其次选择现实问题作为活动化教学的切入点。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活动化教学
与其他教学模式有所不同的是,活动化教学更加强调学生以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态度,认为学生完全可以依靠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力量完成合作学习和主动学习。在新课标改革以后,高中地理的活动化教学就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但其中仍不乏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而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探索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一、围绕社会时事构建活动情境
根据新课标理念之下的活动化教学策略概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活动化教学指的是在社会实践和自主探索当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更加考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摆脱了过去在课本知识中汲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而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社会实践获得理论知识的途径,这样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使得学生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活动化教学环节当中围绕社会时政热点和生活经验,构建不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来说更是如此。
具体来说,当前在高中课本及其习题内容当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而一种新型住房也开始被人们所广泛关注,目前由清华大学建筑院所设计的第4代住房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这种第4代住房意味着家家户户都有着自己的庭院,而庭院外墙则种植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每一户家庭都可以如同居住别墅,一般拥有自己的独立小花园,空中阁楼等等,用以种花种菜或遛狗遛鸟,这样的居住方式满足了当代城市白领对于回归自然的切实需求和愿望,同时也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息息相关的。在解答这部分题目的时候,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们真的上网去搜集一些清华大学建筑院所设计的第4代住房的现实案例和实景图片,让他们感受这种第4代住房和当前我们的住房形式有着怎样的异同之处,而建设这种第4代住房,对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又有着怎样的促进,让学生在切实体验当中去分析,而不是盲目的去背诵课本当中的知识和教辅书当中的答案。
这种现代化的住宅模式,让学生可以跟踪记录家庭周围的各项地理环境,也可以考虑住宅附近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便利性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进入到社会当中,以小组为单位,看一看在我们的城市当中有哪些地点,可以成为第4代住房的建筑试点地区,通过这种生活性情境的融入,使得地理课堂教育具有更多的活动化特点,也可以进一步扩展住宅的范围不仅仅是目前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还有一些学生的家乡和老家等等,都可以成为重点研究的对象,这不仅可以夯实学生对于第4代住房的了解程度,也可以使得他们拥有家国情怀,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着更强的认知。
二、选择现实问题作为活动化教学切入点
问题教学法同样也是当前高中课堂教师所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当前在使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建议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实际生活经验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活动化教学的切入点,使得高中学生在解答地理题目的时候能够进入社会进行实践,就能够根据生活体验进行辩证的分析。
举例来说,在当前的高中地理课本当中,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同时也是困扰着很多学生的难点问题,如果这时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模具的自制的话,那么可以令原本枯燥无味的地理课堂具有更多的动手实践,可能也使得更多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参与其中。而在围绕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进行生活化问题的提出的时候,教师则需要考虑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太阳能资源,在每个社区和每栋居民楼当中必然都会安装的,就是太阳能,而这个太阳能与太阳能与太阳之间的夹角到底应当怎样设计呢?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及预习情况自主进行分析,更可以鼓励学生进入到一些房地产开发集团和建筑集团当中去,询问设计师和工程施工单位他们都是怎样去安装太阳能板的,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社会实践的活动当中了解到安装太阳能适宜冬至日时太阳能面板与正午太阳光垂直的角度进行也是安装的,而这种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知识总结也可以成为解决太阳高度角相关理论知识学习难点的依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持续深入,在新课程标准及其理念的影响之下,高中的地理课堂也势必会发生一些变化,而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强调在各学科教学任务当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希望能够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充分的理论知识和更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这也使得高中地理教师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新课程理念作为依据和思想引领,逐渐优化高中地理课堂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倩.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活动化教学初探[J].文教资料,2020(06):212-213+233.
[2]盛永杰.基于活动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研究[J].成才之路,2017(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