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闫俊
[导读] “微课”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提出的全新教育模式,
        摘要:“微课”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提出的全新教育模式,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能全面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基于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要积极探索“微课”的合理化应用,确保彰显“微课”教学优势,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综合效果,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应用
        前言:目前,小学生课程量丰富多样,学习任务量重,但是由于小学生心理不成熟,因此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微课的出现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微课的实施,和小学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 了解微课含义,更新教学理念
        “微课”是指以一个知识点讲解为主的教学视频,它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堂实录,也不是课件展示,讲解可以是教材解读、重点题型的精讲或同一类型知识点的归纳展示,又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教学内容不仅仅以操作技能为主,还有提升学生能力的知识。借助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以某个知识点为制作中心,主题突出、设计新颖、指向明确,学生可以多次学习,解决了教学任务中的知识难点。
        二、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原则与应用
        (一)微课设计原则。
        1.时间短,内容精。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微课时间保持在5~10分钟以内。
        2.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由于微课教课时间短,因此为了能在有限时间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微课一般在一开始就表明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并且在第一时间引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目的。
        3.为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微课加入了多种授课方式,微课的课程是由教师提前录制好的,因此教师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对课程的设计任意发挥,制作出精炼有趣的课程,微课的运用,使得在课堂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利用微课直接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二)微课的应用
        1.教学导入环节,借助“微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课堂导入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发,发挥教学导入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所以在应用“微课”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的過程中,教师可以将“微课”融入到教学导入环节,发挥微课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突出教学综合效果。

例如,在“保存影片中的画面”教学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导入方面,为学生播放了与保存影片中画面相关的视频,并重点在视频中呈现所保存的影片中的画面,使学生在丰富资源的作用下产生学习“保存影片中的画面”技术的心理需求,能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做好信息技术学习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用“微课”作为教学导入的载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彰显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和价值,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在课堂导入阶段应用微课
        教师在课程实验教学当中利用情景教学,通过设计教学内容需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表达的过程当中,通过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创新。教师也要通过设计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在表达情景当中学会探究和思考,通过在课程当中进行导入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学会积极的思考。由于小学生需要在特定的情景当中进行表现和探索,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情景当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利用微课程结合学生的学习形式,利用视频的形式使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教师也要在将视频控制在10分钟内,通过亲情导入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实践教育教学当中要设定教学目标,通过1~2分钟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能够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通过课前导入课程阶段进行教学策略的拓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这就决定了微课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因为,微课内部有着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学习。比如,在“插入表格”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按照微课内容的提示进行拆分与合并单元格等操作,并按照实际的内容进行填入。教师也可以尝试设置相应的任务,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想象力
        微课的推广和运用,打破了以往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摒弃了填鸭式教学和PPT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言语重复啰嗦,和微课相比,较为繁琐。PPT教学中,只有少数几页带有动画的图片或色彩鲜艳的图片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其余文字部分十分枯燥无趣,这种形式与微课生动简洁的影像方式相比没有任何优势,让学生无法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此,通过老师不断地摸索微课教学经验,制作出更完美的微课影片,这不仅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环境,也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结语:微课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细化,并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出去,非常适合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微课的合理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眼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全面进步。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必定会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赵竹青.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7(34):127.
        [2]杨丽.微课让孩子成为主角——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