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的教室早已从“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时代来到了“多媒体教室”全覆盖的网络课堂时代。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专门为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随着时代的变迁也有了新的的使命。本文旨在探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的历史使命,寻找信息技术老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着力方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一、传统的信息技术课
约15年前,计算机还不是那么普及,一所学校除计算机教室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计算机,有计算机的学生家庭更是凤毛麟角。每周两节的信息技术课是学生们的最爱,一到上课时间,学生一股脑的钻进微机室。学生们在干什么呢?有的在QQ聊天,有的在网页上玩Flash游戏。彼时的信息技术老师是怎么上信息技术课的呢?大多数情况是任由学生玩,稍微好一点的情况是信息技术老师教授一些基本的Office使用技能,比如word的简单排版大多是字体、字号、颜色的设置,Excel表格制作大多简单的求和函数,幻灯片的制作大多是艺术字的设置,这些都是最基本最粗浅的,学生们乐此不疲,信息技术老师也乐得轻松。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信息技术是非高考科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豆芽学科”,学生、学校和老师都不重视;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还没有提到今天这样的高度。信息技术老师除了上信息技术课,还是学校的“网管”,网络不通需要你处理,设备不能开机,找你维护维修,总体来说,师生的信息素养都不高。
二、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变化
突然之间,教育信息化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特别是中国移动通信跨入4G时代,中国直接从以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为主的桌面互联网时代进入以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为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么方便。伴随而来的是教育信息化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各地对教育信息化产生前所未有的重视,那么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应该何去何从?下面笔者来谈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哪些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课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对信息化时代的适应能力,既包括基础的信息技术技能:如文字处理能力,互联网的基本认识,这是传统的信息技术课上主要讲授的内容;也包括对信息的检索、分析、处理、运用的能力,这就是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课要教给学生的能力。
1.信息技术课应该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原住民,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和来源,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来获取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尤其是近年来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的大规模来袭,使得学生可以仅通过一台电脑就能学习个人感兴趣的课程。
如何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那么该如何获得?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老师教授学生一些检索信息的能力,比如搜索引擎的推荐,搜索技巧的掌握,关键字的设置,如此配合才能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世界里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2.信息技术课应该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海量的信息带来的问题就是信息的真伪难辨,如何识别信息的真伪也是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一项基本信息素养。较高信息素养是当我们获取到一条信息的时候,不轻易相信,不为假消息的传播推波助澜,敢于为真消息发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完全可以随时拿出手机来检索一下你获取信息的真伪,这种对待信息的态度就是有较高信息素养的表现。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给学生灌输这种对待信息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辨别一些信息真伪的方法:养成从权威的渠道、官方信息发布平台获取消息的习惯;到专门的辟谣渠道去验证消息的真伪的态度,勤思考、不盲从。
3.信息技术课应该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我学习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普及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信息技术课应该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的价值观
这是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自律性要求。以前由于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加之互联网刚刚起步,大家对虚拟的知识产品付费的意愿不强,盗版软件、破解软件层出不穷。这带来了几个问题:一是软件作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后续的开发和完善无以为继,二是部分盗版破解软件可能存在着恶意程序、恶意代码、恶意插件,对自身设备的的安全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此,信息技术老师要培养学生尊重知识产权的价值观,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重要性越来越不自觉地体现在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及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他们的成长成材和今后的适应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提出了部分信息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培养方向的见解,旨在为各位信息技术老师提供一些参考,鉴于个人认知的局限,难免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信息素养》词条
[2]人民网 《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谈信息素养教育的迫切性》2020.03
[3]教育部科技司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012.03
[4]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11
[5]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