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绪体验活动助力语文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何艳
[导读] 情绪体验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要
        [内容摘要]  情绪体验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要。教学中通过多种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体验创设平台,在体验中轻松学习,提高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活动    体验   情绪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知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怎样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呢?方法可谓是层出不穷,其中,情绪体验式学习就是一种模式。什么是情绪体验式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以往的体验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经历事物的观察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在化中获得洞察。从本质上说,体验式学习是所有学习形式的基础过程。这种学习的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设置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绪的体验,从而对刺激物产生认知,成为了语文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多种“读”相结合,读中体验。
        我们都知道,上学还有另外一个名词——读书。学生去上学都叫作去读书,可见这个“读”的重要性。可是很多老师忽略了这一点,每堂课都拼命地讲,总觉得自己的“讲”还没到位。殊不知,很多时候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自读自悟比起来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读”,才是学生的真正体验,在读中理解感知,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只要我们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把学生的“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设计进去,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尽情地去读,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体验。近些年,老师们渐渐理解“读”这一活动的重要性,设置了一些读的环节及读的方式,但要真正放手让学生在读中去体验,,在体验中去获取知识,很多老师还真是做不到,总把自己是课堂的主宰紧抓在手。剥夺学生“读”的权利。读,在很多时候成了一种摆设,没有真正让学生在读中去体验,又怎么与文章产生共鸣呢?我们说:“读,不只是读文,更主要的是读心”。这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往往孩子的喜怒哀乐会跟随读的变化而变化,与文本喜、与文本悲。这种情绪体验的活是老师讲不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多去关注“读”的收获,远比教师多讲重要得多。让学生在读中去真切地体验,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在游戏中体验,玩中学习。
        体验式学习的又一模式——游戏。对于孩子们来说,游戏那可是他们的最爱了。随堂的有趣性游戏会让小学生努力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低年级的小学生认读汉字时,开火车的小游戏加上游戏口诀:小火车,加油开,开到哪里没有油,请个朋友来加油,加满油后继续开。给帮助不会读的同学认读的小学生给予奖励,发朵小红花、盖个小印章之类的。这种有趣的游戏方式会让小学生强化内在学习动机,体验到游戏中学习的快乐,从而转变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与智力的提升。不过,如果简单重复同样的游戏。让小学生产生厌烦感,造成一种逆反心理,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学习、成长。比如小红花泛滥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游戏要新颖。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体验带挑战性的、刺激的游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加以设计,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及失败的教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热情也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现在的一款教学软件——希沃白板5里面的课堂活动当中的很多游戏,都比较适合学生,我们只要根据教学需求把内容设计进去就可以了。在教学汉语拼音“zh  ch  sh  r”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软件中去设计摘苹果、打地鼠、配对游戏等。如为了辨别平舌音z  c  s和翘舌音zh  ch  sh  r,我们可设置一个配对游戏,学生在做游戏的时候,无论他怎样拉,平舌音就不会去翘舌音的框里,翘舌音也不会到平舌音的框里,同时教师可指导其读音,在游戏活动中,孩子就轻松记下了。把“b  d  p  q  h  n  f  t”等声母放到打地鼠游戏中就更刺激了,这样的游戏活动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教学起来轻松。同时,开心屋的很多游戏,对孩子们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体验。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自编很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体验,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为个别学生设置活动,让其在活动体验中树立自信。
        俗话说:“一娘养九子,连母十个样”。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得到的最卓越成绩”。情绪体验这一活动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
        案例:
        一年级刚开学,我们就收到一名很特别的孩子,他总是管不住自己,基本上不会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课,好几个任课老师都认为他有小儿多动症。家长也是这么认为。从家长口中还了解到,在幼儿园他不仅不守规矩,还总是欺负其他小朋友,有时老师为了便于管理,还给他设个特殊位置,他的母亲也经常陪读。综合几个任课老师的说法,新上岗的班主任老师觉得他很影响班级管理,准备把他安排坐在后面。我们不应该这么早就给一个几岁的孩子定论,通过了解,我发现这个孩子说话口齿不清,但有极强的表现欲。于是我在每节语文课都专为他设计一个小小的活动,活动中耐心听他说话,表扬他,给他奖励。别的小朋友获得奖励时我都把印章盖在他们的小手心上,可这孩子与众不同,他要让老师盖在他的额头上。随着上台展示的机会增多,这孩子变化非常大,他再也不在课堂上离开座位了,甚至还会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在一次写字课上,老师把他叫到台上来写字,老师坐在他旁边观察,指导他写,写完好他竟然在老师的脸上亲了一口。可见,这个活动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体会到了老师对他的爱。孩子的这一举动也深深地触动了老师。
        因此在关注学生个别差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全面认识学生的个别特征的前提下,注重发掘学生个性潜能,为其设置不同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找到一条最能发挥其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
        四、亲身体验,让理论结合实际。
        活动情绪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常常为学生的作文内容干瘪、贫乏无味、词不达意、思维混乱而伤透脑筋;学生则为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没办法,学生就胡编一气,让老师啼笑皆非。有的老师也支持学生胡编。导致很多孩子的作文非常空洞。其实,教会学生写实际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很重要。
        案例:
        有一次写一篇关于活动的作文,我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活动——盲人摸象。把一张画有大象的纸进行对折两次,使折痕刚好对着大象的鼻子,不过折痕不是特别明显。我让孩子们蒙着眼睛上台摸大象的鼻子,很多孩子跃跃欲试,可真的上台,没有几个摸到的。后来我让摸到的同学谈谈诀窍,他们自然是明白能摸到的理由,其他同学也恍然大悟。现场活动现场写作文,很多学生都容易写。而且也能写好,那是因为他们参与了活动,而且真真切切在体验。
        现在,我们的很多孩子也是常常出去旅游的,可是让他们写一篇写景作文,确是很难。首先是他们没有真实去体验,只是盲目地跟随家长去玩,盲目看、盲目买、盲目吃,这里站一站,那里瞧一瞧,根本没留心什么,虽是一游。可什么印象也没留下。教师在这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学生感知深刻。?有生活就有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小学语文学习要走出课堂,教师要走下讲台,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中。这样不仅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当然,语文教学情绪体验的活动很多很多,作为教师,要不断去摸索,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有效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去学习,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李立新。浅谈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J]。?教学交流,2014。  
        [2]徐淑霞、姜领弟。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