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现状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周建海
[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培养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培养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就是体现教育现代感的一门课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课程中也能够得到培养。在各界的不断努力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日益成熟,为学生带来了许多收获,但是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该课程的教学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将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一些笔者本人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现状;课程思考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知识及技能,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好学科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信息课程当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年龄特点,明确教学任务。在进行教学时,正确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及时反思个人教学过程,思考本学科教学现状,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信息技术教育简介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特征介绍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围绕计算机技术开展。在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当中,关于设备的数字化采集、压缩、编辑、储存都是主要内容。在各项技术的发展、各项事业的进步过程中,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都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通过对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视频、文本等元素的上述加工处理进行个体化或集体式的展现来处理信息、带来便利。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较为基础又较为重要的技术内容成为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大部分的师资力量、学生的精力与时间都投入在了这些学科上面。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丰富的提升,对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而言,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逐渐成为新的教育重点。信息技术素养作为学生全面素养当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逐渐在学校教学当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教育部、学校、老师等各方面的协作努力下,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也逐渐呈现出内容丰富化、方式多样化的趋势。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成果尤为显著,大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收获了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学科具备着紧跟时代步伐的特点,但也同时面临着学科发展历史短、体系较不成熟等因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将着重对现状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教学方式单一造成的学生课堂积极性不足
        无论在什么课堂当中,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对课堂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不知变通,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课堂当中失去听讲、学习的兴趣,这一现象在小学课堂当中尤为明显,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自制力也不够,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对其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下降是必然的结果。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当中,教学方式单一造成的问题就在严重阻碍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质量提升。由于本学科的教学内容特点、场地特点,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只有“老师讲课、学生听讲”一种方式,久而久之,面对着计算机屏幕的学生们的思绪就会逐渐偏离课堂,使得教学质量产生下降。


2.教学模式死板导致的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丧失
        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强调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在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堂当中却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前文所言,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兴趣不足、积极性不够、参与度也就不够。但是在课堂当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公,教师扮演的应当是引路人、指引者的身份,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非将知识直接灌输进学生的大脑。长期处于这样的教育当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得不到培养,在依赖教师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获得课堂主体地位的保证,也就难以达成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堂质量以及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改革措施
1.跳出传统教学思想束缚,改进教学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教授、辅导、演示的教学套路,在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的背景下,教师更多地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利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进行交流、实践和创造。随之而变的课堂要求,自然是需要精讲、多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同时给予他们充足的兴趣拓展空间。如此一来,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觉得苦、累,反而觉得有趣、有挑战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得教学质量有了充分保证。
2.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加深对教材认识
        正如前文所说,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师资力量的不足,而这同时也对已有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不仅仅是对学生们而言的,对教师们来说,也是一项必须面对的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够固步自封,使得孩子们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和观念随之停滞不前。教师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计算机这个学习工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这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而在信息技术的发展面前,和学生同样属于“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更好地起到引领、帮助、组织的作用,要时刻牢记,自己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解惑、传授知识的“师”,更是和学生共同学习、督促前进的“友”。
结束语: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这正是信息技术教育想要实现改革和完善所需要作出的转变。当然,纵使这条道路上有着再多困难,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相信,紧依国家和社会的扶持帮助,家长和学校共同做出努力,为学生们营造、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习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学生共同进步的同时为他们在成长路上答疑解惑…在这些方方面面措施的共同努力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最终定能够实现彻底的改革和完善,孩子们在不远未来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定能够汲取更多、更扎实的养分,在未来的信息时代,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刘青萍,全惠云,刘先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现状及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06):124-127.
[2]肖金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126-128+130.
[3]郑登清.新课程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12):20.
[4]唐德海. 台湾、江苏两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之信息伦理教育比较研究——兼谈我区进行信息伦理教育的实践思考[C].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化学习现场观摩研讨论文集.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学会,2013:141-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