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师评价语言现状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1期   作者:张园园
[导读] 小学科学课堂纪律和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科学教师的两大难题
        一、科学课堂现状分析
        小学科学课堂纪律和课堂效率一直是困扰科学教师的两大难题。科学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小组讨论、实验操作、交流展示…新奇的实验材料,学生间的互动交流等因素容易让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的学生忽略课堂纪律,造成闹哄哄的现象。
        对比名师和青年教师,我们可以发现,名师的课堂更加井然有序,有经验的教师一开口仿佛就有魔力,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神贯注地参与到课堂中。名师把控课堂的高超手段离不开他们字字珠玑的点评艺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恰当评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信心,呵护学生自尊心,有效推进课程进度,打造精彩而有趣的科学课堂。
        但对年轻教师们来说,上课最不自信的就是对学生的点评,由于课堂点评具有即时性、生成性等特点,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常常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能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而使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大打折扣,被其他事物吸引,不利用课堂的推进。
        二、评价语言弊端剖析
        对课堂评价进行研究起源于笔者自身的经历,在三年达标课中,笔者拿到了市优质课一等奖的获得者的优秀教案,信心满满的前往他校借班上课,结果上课一片混乱,陌生的教师、新鲜的事物让学生激动地满场乱跑,最后教学目标都未能完成。为何同样的教案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地结果呢?笔者反思总结了原因,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和调动能力有所欠缺,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像笔者这样在评价语上有心无力地教师相信还有很多,而这样的教师大多面临这样一些问题:
        (一)评价语言贫瘠匮乏
        小学科学课堂提倡探究式学习,因此教师对学生多进行激励性评价,希望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但对部分教师来说,评价语言的匮乏是最大的难题,面对学生的回答,纵使千言万语在心中,说出口时只剩“很好”、“真棒”、“太棒了”这些单调的词汇,有些甚至不做评价,对学生的回答以“嗯”、“好的”等音节一笔带过。如果整堂课无论学生回答如何,教师都只是不断地重复着“不错”“很好”“太棒”、“棒极了”这样类似的评价语言,其实无形中已经迷失在一个虚假、僵化的“赏识”怪圈,不仅语言单调,而且没有层次的区别和程度的变化,这样刻板、枯燥、不切实际的评价不仅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时间久了,反而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教师积极的评价也会不屑一顾。


        (二)评价语言夸大其词
        小学科学课堂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于是许多教师在课堂评价上大下功夫,希望通过表扬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分离食盐和水》一课中,师问:“蒸发所得的白色颗粒和溶解时用的食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生答:"都是固体”。此时,教师激动的表扬:“说得太好了!你真棒,大家为他鼓掌!”于是教室里掌声一片。其实这位学生的发现并没有很特别,教师确实需要予以肯定,但是不符合实际的夸张评价,从其他学生嗤之以鼻的神情中也可以看出夸大其词。这种充满肯定的浮夸评价或许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激励的常用手法,但用劲鼓掌的学生们或许并不知道问题的回答精彩在哪儿,只想趁着鼓掌的机会放松一下。可见,名不副实的肯定评价并不能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
        (三)评价语言含糊苛刻
        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更应是学生探究、拓展、培养科学精神的乐园。有些教师由于缺乏经验,总是希望学生能够回答出自己内心的那个答案,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思维,对学生不理想的回答评价过于模糊或苛刻。学生回答问题时,常常会出现矛盾或者不确切的情况,对于学生模棱两可的答案,教师一般会含糊地给予评价。而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或学生回答得不太准确时,部分教师甚至给予否定或具有讽刺意味的消极评价。这样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了学生探究潜能,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个别学生可能因此讨厌教师,不愿意上他的课、最后导致不愿意学习科学,长期的厌恶心理有时会产生可怕的结果,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讥讽的评价可能断送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三、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评价语言水平直接决定了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也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科学教师追求活跃、高效、有序的科学课堂仍旧任重道远,课堂教学评价只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它也是教师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想提升课堂评价艺术,教师要进行日常积累,在教学中对语言进行长期锤炼,提升自身语言修养。还要求教师精通教材,熟悉教法,严格遵守知识严谨性、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借助评价手段,应对孩子的“不同声音”,科学有效地运用评价语言,打造民主、人文、有激情、有秩序的高效课堂,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宋宇.小学科学课堂评价误区剖析及对策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6(09):4-5.
[2]俞建明.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智慧的评价[J].教书育人,2012(14):70-71.
[3]陈照轲. 小学语文新手教师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4]林良章.课堂教学中“评价语”发展性功效探微[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S1):114-119.
[5]何彪元.模仿与建构并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语的改善对策[J].名师在线,2020(10):54-55。
[6]孙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及优化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