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教育均衡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使得农村小学教学情况的受关注程度也有所提高。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相比于城镇小学教育,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理念、方法的落后情况。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是优化教学效果的基础。这就要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深入反思,探索契合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反思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足;反思
前言:以新课程改革持续得到推进为背景,也使得小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镇小学语文教育陆续改革,但是农村教育的改革步伐相对滞后,在课堂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针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刻反思,主动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能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农村小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的语文教育。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教学模式相对落后。由于农村学校的教师接受新理念与新方法较慢,这就使得其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使得农村小学生接受的语文教育相对落后。尽管能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但是应变能力较弱,语文思维相对闭塞;第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农村小学生由于已经习惯将教师对于语文知识的讲解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使得其对于教师的讲解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长此以往,其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弱。例如,教师讲解到《桂花雨》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尝试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但是学生却不知道从何着手,而是习惯于直接分析教师整理好的阅读提纲;第三,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工具,这就使得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范围是有限的,难以构建较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还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一)深入解读新课改内涵革新教学思想
针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观念的情况,应该通过深入解读新课改的内涵予以改革。《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仅应该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与核心素养。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树立教育新思想,能够尽快接受新理念和新方法,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语文教育。只有教师能形成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使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达到理想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二)积极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知识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一改“灌输式”教学方法,尽量将更多探索语文知识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使其能逐渐形成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1]。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教师讲解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在班级中对学生实施组别划分,并让学生在组内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课文中作者父母所给出的评价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反差?表达了父母怎样的想法?每个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角度与深度不同,发言的内容也存在区别。在组内讨论的过程能够使其得到思维的碰撞,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课文的内容。由教师针对学生合作学习完毕的情况进行点拨。
(三)借助信息技术融入丰富化语文内容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工具。但是,很多农村教师并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充分应用。互联网中包含较多的语文知识,超越教材的范围。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向课堂中融入更加丰富化的语文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2]。例如,教师讲解到《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在屏幕上呈现鸟的天堂的图片,鸟的天堂景点介绍以及作者巴金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使学生能学习到更多教材以外的语文知识。
(四)立足教育创新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丰富化的教学活动形式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保持新鲜感。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3]。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教师向课堂中融入丰富化的元素,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课程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讲解到《落花生》这篇课文时,由于农村小学地理条件的优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到地里,观察花生的样子,互相分享一些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或者与花生相关的故事,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对课文的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又如,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到《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选择合适的角色,通过几个人合作的形式将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使学生能在表演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形成自己的理解。再如,教师讲解到《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可以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在课堂中带领学生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内容,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思路绘制思维导图。在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完成一篇读后感的写作任务,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结论:综上所述,优化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已经逐渐成为了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尽管教育均衡一直在持续推进,但是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解读新课改内涵革新教学思想;积极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知识;借助信息技术融入丰富化语文内容;立足教育创新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反思展开的一系列浅析,希望能为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本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好课堂的反思[J].基础教育论坛,2020(01):14-15+81.
[2]刘文娟,孙延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需要反思改进[J].学周刊,2020(01):100.
[3]孙环.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反思[J].农家参谋,2019(2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