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封艳平
[导读]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智慧课堂”定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摘要: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智慧课堂”定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就本文而言,所谓的“智慧课堂”,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创设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它通过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富有个性化的创设性阅读在整个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效果,就成了值得每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
        一、学习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就是个人对于某种事物进行认识或参与活动的乐观、积极的心态与意识倾向。对于任何一种学习活动来说,都需要充分的兴趣作为动力。只有激发了充分的兴趣,学生才能以足够充沛的动力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享受学习活动的愉悦感,享受学习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尤其是海量阅读,必须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热情,才能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保证学生以阅读为乐趣、以阅读为兴趣,保证阅读的数量,提高阅读的质量。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也非常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但是受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束缚,所以这一点也只是存在于表面现象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也没有把学生阅读的兴趣切实、深入地激发出来,也就很难保证学生阅读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更不要说实现海量阅读了。智慧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制约因素的桎梏,可以通过灵活的形式、形象的效果、丰富的资源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确保学生阅读兴趣的深度激发,确保学生海量阅读的完美实现。我国的传统经典名著数量非常庞大,学生如果能够广泛阅读古典名著,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进程,获得一定的智慧,振奋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因为名著一般篇幅较长,部头较大,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就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应当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互动丰富化,享受学习乐趣
        “智慧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更加灵动、有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同时,“智慧课堂”使得教学互动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只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学习可以无处不在。例如去年的一场大雪,学校不得不停课,但通过“空中课堂”这个平台,师生可以在家中面对面地上课、交流,做到了停课不停学。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及时地交流沟通,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提前录制讲解微课,有针对性地推送给学生,适时地加以引导。家长会及时将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反馈给科任老师,家校衔接得更加紧密,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父母陪伴自己成长的过程,乐趣无穷。
        三、评测方式多元化,增添教学情趣
        “智慧课堂”既整合了传统课堂的评测方式,又融入智能化的元素,给教学平添了几分情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x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老师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评测仅限于课堂上的抽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做到人人都参与,这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智慧课堂”中智能语音评测系统的出现突破了这一瓶颈。课前,老师将布置的朗读作业通过作业平台发送给每位学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老师可以直接登陆,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将反馈信息推送给每位学生,如有错误,及时更正。对于朗读非常好的,可以作为范读资源直接推送到班级空间,便于其他学生学习。整个过程,家长可以全程参与,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同时,老师根据课程需要发布的随堂练习,系统可以进行实施评价与统计,快速分析和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并针对性地复习巩固。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将智能化的评测方式和传统评测方式相融合,让教学变得更加有人情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智慧课堂”融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让教师教出了不一样的语文,学生学到了不一样的知识,让整个课堂别有一番滋味,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绍国        智慧课堂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2018-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