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陈林岚
[导读]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传承千年,古诗作为一种价值极高的文学艺术形式
        摘 要: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传承千年,古诗作为一种价值极高的文学艺术形式,其讲究文字艺术,炼字考究,其内涵丰富博大,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创作了数之不尽的诗词,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应诵读、背诵不少于160篇优秀诗文,新课标着力培养学生古诗诵读与背诵能力,从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的关键在于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兴趣,引领学生通过诗词韵律等进入相关情景,感受当时的社会文化、人文环境和诗人的心境,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一、 情境的创立
创立情境无论在现代文还是古诗词的教学中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有效地将学生引入本节课堂。古诗不及现代文容易理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难免有些枯燥。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摆脱沉闷单调的学习氛围。
关于教学情境的创立我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是问题情境的创立,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从问题中发现自身思考的缺陷,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例如,在教学送别诗时,有李白的《赠汪伦》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学习完一首之后,教学另一首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这两首古诗同为送别诗有何情感上的不同?”“你在送别友人时会是开心的送别还是悲伤的送别呢?”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种就是故事情境的创立,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吸引力很大,通过讲故事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更好的导入古诗。例如,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教学中,可以将古诗先转化为故事:有一位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外出离开了家乡,但是他年老之后格外想家,就想回去看看,可是当他回家以后,家中的变化特别大,以前他认识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有几个小孩子也不认识他,还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呀?”这篇古诗翻译出来就可以当做故事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久客伤老之情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二、 创作背景的理解
每首诗词的创作都有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词一定有他的原因和理由,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感叹时事,或是友人离别,或是抨击社会黑暗面等。因此,我觉得学生学习古诗时一定要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促使诗人写出了这篇古诗,这对于学生理解古诗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例如,李白的《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在课堂开始之前,我会先让学生回忆之前李白的古诗,大部分都是豪迈乐观的,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词如此悲伤?进而,向学生讲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告诉学生这首《长相思》,大约是诗人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进而产生的悲伤情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也表达出了诗人想推行新政,迫切回到政治舞台的愿望,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讲解这首诗王安石当时的处境,学生又如何理解诗人悲痛无奈的情绪呢?古诗都是诗人有感而发的产物,所以教师要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讲解给学生,当学生对作者和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后,就更能够理解诗人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古诗美学的教育
古诗源远流长,从古人时期一直流传到现在是有其价值所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进行教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审美意识。
在关于美学的教育中,我发现小学阶段关于古诗的学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这类古诗主要描写祖国的山山水水,描绘出诗人所看到的美景美色,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例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出了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二是关于普通景色的赞美。普通景色在旁人眼中不值一提,但是出现在诗人的诗中却让人眼前一亮。例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普通的园林,普通的红杏,在诗人眼中,却看到了整个春天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三是关于精神品格感情的赞美。关于友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关于不屈不挠精神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关于爱国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等,还有很多赞美精神品格的诗句。以上列举的和美学教育有关的诗句,都是诗人将普通化为不普通,用生动的语言将文字的美感展示得淋漓尽致。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古诗中蕴含的美学教育。
总而言之,古诗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发现的新方法,教师应当在创立良好的情景下,让学生们了解古诗的创立背景,培养同学们去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古诗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教师有义务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古诗。
参考文献:
[1]顾文海.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2]常兰香.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